• 1
  • 2
  • 3
  • 4

首页 / 电子技术

AI配音拉动的两驾“马车”

2018-05-09 12:54:51

AI配音拉动的两驾“马车”

  在前文字时代,声音曾经是人类唯一的交流工具。由于声音的传播距离非常有限,所以那个时候人类的生存以“部落”为单位,关系十分紧密。后来随着传播媒介的一步步发展,我们开始不再需要彼此近距离交流就能获得大量信息,反而,却开始突然怀念单一的声音带给我们的感觉,这种最原始的媒介承载着人类最充沛的情感。

  今年1月份,世界首部利用人工智能模拟人声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而这部名为《创新中国》的纪录片解说词却全程是由在2013年就“已逝”的声音完成的。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科大讯飞利用语言合成技术成功帮ai模拟出了我国已故著名配音演员,语言艺术家李易的声音。

  科大讯飞强劲的语言合成技术让ai模拟的声音成功打动了李易老师的学生、朋友和家人。在ai自然流畅的语言解说当中,似乎还能再见故人的音容笑貌。科大讯飞这项语音合成技术主要由三个步骤构成:

  一是输入文本,让机器模拟人对自然语言的理解过程,对文本进行语言处理,主要包括文本规整、词语切分、语法语义分析,然后给出后续步骤所需要的发音提示;

  二是规划音段特征,比如音调、音长、音重等等,让机器可以对语言的特有韵律进行处理,使机器模拟的声音更自然并且更准确地传达实际语义。

  最后根据前两部分处理的结果进行语音合成即可。通过这几个步骤,ai模拟的声音与人声已经非常相似,即使是最熟悉的人在某些情况下也很难分辨机器人与人声的界限。

  那么这么惊艳的人工智能配音技术,它的边界究竟能够延伸到多远的地方呢?智能相对论分析师杨苏颖就此提出了人工智能配音的两个用武之地。

  “粉丝经济”已经成为现在文娱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之一。随着最近养成类偶像节目的火爆,粉丝对明星投入的情感越来越多,随之带动这个群体为明星付费的意愿同样水涨船高。网传范冰冰弟弟范丞丞在新浪微博发布付费阅读的自拍,一夜徒手狂赚几百万(后遭到经纪人否认)。既然,明星的周边如此火爆,何不运用配合人工智能语音合成的vr、ar技术来打造的虚拟范丞丞们,让他们更真实地出现在粉丝的日常生活当中呢?要深挖中国的粉丝潜力,比起像腾讯视频之前在明日之子上打造虚拟二次元偶像“荷兹”,听着现实当中熟悉的偶像声音叫自己起床,陪自己聊天,这样的虚拟真人版偶像或许更能得到粉丝认可。

  据国外媒体报道,有研究表明,年迈夫妇可能因为一方丧偶而增大死亡率,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碎综合症”。这项研究由哈佛大学和威斯康斯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两位科学家负责,研究结果显示,男性丧妻后“全因死亡率”的概率增大了18%,女性丧夫后“全死因死亡率”的概率增大了16%。并且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合理推断,在其他丧子或者丧双亲的情况下,这种“心碎综合症”的表现也一定存在,比如在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之后。心理学家表示,要想修复这种创伤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人工智能配音的ai或许可以做到呢,它能够利用过去已有的音频合成亲人的声音,如果心理医生说的话能够用亲人的声音来传达,也许可以帮助病人更快地走出阴霾。

传播媒介文字时代单位工具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