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电子技术

三星的崛起

2018-05-07 15:48:11

三星的崛起

  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dram制造商只是三星带领韩国半导体产业迈向世界第一梯队的第一步。

  1995年之后,三星多次发起“反周期定律”价格战,使得dram领域多数厂商走向破产,并逐渐形成dram领域只有几家垄断市场的现状。

  集邦咨询拓墣产业研究院研究经理林建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半导体产业每年需投入大量资本支出,用于设备与技术的开发。三星是综合公司型态,即使存储器市场低迷,仍可透过其他事业部门注入资金。这让三星逐步成为半导体产业巨擘。

  比如,三星于1984年推出64k dram时,全球半导体业步入一个低潮,内存价格从每片4美元暴跌至每片30美分,而三星当时的生产成本是每片1.3美元,这意味着每卖出一片内存三星便亏1美元。

  在低潮期,英特尔退出dram行业,nec等日企大幅削减资本开支,而三星却像“赌徒”一般疯狂加码,逆周期投资,继续扩大产能,并开发更大容量的dram。

  到1986年底,三星半导体累积亏损3亿美元,股权资本完全亏空。但转机却瞬间来到,1987年,日美半导体协议的签署使得dram内存价格回升,三星也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需求补缺,开始盈利,从逆势中挺了过去。

  在1996年至1999年,三星再次祭出“反周期定律”,而彼时日立、nec、三菱的内存部门不堪重负,被母公司剥离,加上东芝宣布自2002年7月起不再生产通用dram,日本dram仅剩下尔必达一家。

  再如,2007年初,因全球dram需求过剩,叠加2008年金融危机,dram颗粒价格从2.25美元暴跌至0.31美元。三星却将2007年公司总利润118%用于dram扩产,使得dram价格接连跌破现金成本和材料成本。

  在这样的攻势下,德国厂商奇梦达于2009年初宣布破产,日本厂商尔必达于2012年初宣布破产,三星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全球dram领域巨头只剩下三星、海力士和美光。

  这场价格战的影响仍在持续,dram从2016年下半年到2018年一季度,一直处于稳定缺货涨价期中,在此过程中,三星芯片业务销售额达69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在5月3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品牌发展不顺的时候,三星等韩国的企业并未想到要转去做代工,而是继续投入,这是韩国能够出现三星、海力士等全球领先芯片品牌的原因。

  王艳辉指出,韩国的半导体产业是从产业转移开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出自有品牌。

  在韩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过程中,韩国政府对于产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强,研发时大力投入,产出后进行保护。

  从1990年开始,韩国半导体产业投资兴起。从研发投入来看,1980年时半导体领域研发投入约为850万美元,到1994年时为9亿美元。专利技术也从1989年底的708项上升至1994年的3336项。

  1994年,韩国推出了《半导体芯片保护法》。此后,韩国政府还指定芯片产业及技术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致力于高度保障技术及产权。

  庞大的半导体产业也发展出以三星和sk海力士为龙头,ic制造企业、半导体设备企业和半导体材料企业层层分工,通过外包、代工的方式构建出的庞大半导体产业链,形成了龙仁、化成、利川等等半导体产业城市群,支撑着韩国的半导体产业链。

  在韩国的半导体产业进入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第一梯队后,韩国仍希望保持其自身的优势,不仅通过“bk21”及“bk21+”等计划对大学、专业或研究所进行精准、专项支援。还在2016年时推出半导体希望基金,投资于半导体相关企业,旨在聚焦新技术的开发,尤其是储存新技术方面。

  这一系列的政策也基本延续“政府+大财团”的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及大学间的结合,为芯片产业培养人才,以维持韩国在半导体产业上的优势。

市场垄断破产日本周期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