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智能电网技术研究热点及应用

2022-11-18 10:36:00

智能电网技术研究热点及应用

1.  国内首套变电站一键顺控自动验收装置成功检验了“一键顺控”功能

10月26日,南京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人员在南京110千伏五百户变电站成功应用,国内首套变电站一键顺控自动验收装置一键全自动、全条件检验了站内监控主机“一键顺控”功能。将小盒子连上站内监控主机后,运维人员只需在控制界面上依次选择需要执行的顺控票、验收间隔、验收项目就可以一键启动验收,验收流程完成后装置还会给出执行结果及验收报告

使用自动验收装置后平均执行一张顺控票仅需30秒,一个间隔的顺控票仅需1个人花1.5小时便可全面完成验收,效率提升96%的同时也不用烦恼停电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全面确保了“一键顺控”功能可靠"。

2.  国网天津电力:新一代集控系统在天津武清进入实质化运行

11月9日,新一代集控系统在国网天津武清公司正式进入实质化运行,“无人值守+集中监控”的变电运维新模式迈出坚实一步。

变电集控站建设是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打造智能运检新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集控站设在调度与变电站之间,承担管理区域内变电站的日常管理、运行控制、设备运维等工作。推进集控站建设,构建“无人值守+集中监控”变电运维管理模式,对于提高设备监控强度,细化运维管理颗粒度,深化设备主人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新一代集控系统面向一线监控人员,遵从人员现有监盘习惯,优化人机界面、细化系统功能,避免有效信息遗漏,同时过滤监控干扰信息,实现集控操作防误“双校核”。相继开发的常亮光字牌、未复归光字牌、主变油温集中展示等多项功能,部分已被国网公司新版人机界面的标准规范所采纳。

3.  浙江宁海:“配网侧就地型段域保护”投入试运行

10月16日,国内首套配网侧就地型段域保护装置在宁波宁海投入试运行。该装置具有三项核心技术。

一是继电保护优化集成技术。针对配网保护设备种类多、二次回路复杂的问题,提出通过接收数据间隔送出的电气量信息、弧光采样数据,实现集成母线差动保护、弧光保护、自动旁路保护和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的一体化保护装置,完善变电站中低压侧继电保护配置及性能。从保护的可靠性和运维的便捷性出发,研究一体化保护的组网方式及安装方式。采用基于M-LVDS的多主通信背板总线结构实现资源配置和逻辑图分割的功能融合。背板总线在各分立模件间建立物理通信连接,以此为基础建立模件间灵活的逻辑关系,以多层次数据交互为核心建立功能融合与协作关系,实现特定应用功能。

二是基于单间隔信息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技术。针对现有集中式小电流接地选线,存在的二次回路复杂、使用电缆多、零序电流回路极性正确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在低压保护装置和一体化保护装置中实现暂态量与稳态量相结合的综合接地选线功能,实现单间隔信息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方法,从而提高接地选线的准确率和普及率。

三是一体化装置软硬件架构技术。基于FPGA的关键核心信号链冗余架构及校验机制,对装置的模拟量采集信号回路和跳闸控制回路,采用全链路物理硬件和软件逻辑的冗余架构,实现源端数据双回路同步传输和并行处理,能有效监测到FPGA内部软故障并闭锁保护功能,提高了段域保护装置整体可靠性。采用面向段域保护装置高实时、高可靠的应用程序运行框架。

配网侧就地型段域保护装置按照母线配置一体化保护装置,每个一体化保护装置通过电缆获取各间隔就地采集控制单元送出的电气量和弧光采样数据,完成母线差动保护、弧光保护、自动旁路保护和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

4.  “三合一”调度集约化监控终端在保定供电公司正式投入使用

10月25日,由国网保定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分布式光伏“三合一”调度集约化监控终端正式投入使用,该装置满足电网调度集约化监控需求的同时,投资成本、安装空间等较传统分布式光伏监控装置大幅降低,极具规模化推广价值。

为积极应对大规模户用分布式光伏开发与并网带来的调度监测控制难、网络安全防控难等问题,国网保定供电公司强化科技手段应用,将传统分布式侧采集终端、纵向加密装置、路由器进行集约化改造和整合,创新研发“三合一”调度集约化监控终端。

(一)网络安全性能好。内置国内首张嵌入式电力调度数据网加密芯片,有效保障4G/5G公共网络承载电力控制类业务需要;

(二)数据传输效率高。具备一端双发数据接口,支持分布式光伏端与调度主站、厂家平台“双端”数据同采同传,实现光伏逆变器与调度系统的数据交互,助力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系统应用;

(三)设备适配度广。适配70%主流逆变器厂家通讯规约,即插即用,有效解决厂商“卡脖子”问题;

(四)集约化程度较高。单个设备集信息采集、数据加密、双向传输功能为一体,投资成本、电能消耗、安装空间分别降低60%、70%、70%,可有效解决户用分布式光伏柔性监控设备多、投资成本高的难题,具备规模化推广价值。

5.  浙江临海:分布式电源群控群调助力有源配电网管理升级

临海辖区共有73座水电站,30座10kV、3572座低压分布式光伏电站,截止目前,分布式光伏日最大出力连续突破13.7万千瓦大关,最高约占全社会负荷14%;从近年发展情况来看,光伏电站增速尤为显著,分布式光伏总装机较去年同期增长11.2%,其中380V低压分布式光伏总装机已达12.79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13.5%,规模即将超越10kV分布式光伏。

针对如何最大化分布式电源清洁绿色的发电优势、最小化其对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负面影响这一难题,临海县调基于小水电采集系统,协同台州地调探索形成一套地县一体的分布式电源群控群调系统,该系统由AGC调控主站、分布式电源群控群调系统和分布式电源控制终端三层架构组成,支持分布式电源模型自注册,并基于分布式电源标准化数据接入,实现对其分类聚合和协调控制。临海县调接收命令后,群控群调系统参照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实时数据和可调节容量将调节指令分解下发,对可控的分布式电源进行快速柔性控制。

当出现电压波动或者无功倒送等情况时,群控群调系统将自动根据预定的调节策略或者通过调度员的人工遥调进行快速、准确的响应,电压合格率有效提升,线路输送能力显著增强,提升了配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缓解了有源配电网电压管控压力,为应对将来海量分布式电源接入、支撑“全景感知、弹性可控、主配协同”的新型有源配电网调度体系建设做好了准备。

6.  甘肃电化学储能协调控制系统上线运行

11月3日,电化学储能协调控制系统在甘肃电网上线运行。这是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领域取得的又一项成果。

电化学储能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支撑电力电量平衡的重要调节资源。今年,甘肃省持续推进“新能源+储能”协同发展,储能资源并网容量持续快速增长。截至目前,甘肃电网已并网电化学储能项目204兆瓦/529兆瓦时。

本次上线运行的电化学储能协调控制系统,负责控制规模化储能设施在运行中的充电、放电。该系统可在新能源大发时,通过电化学储能将富余电量储存起来,在电力供应紧张时,将储存起来的电量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电化学储能调节灵活的优势,在提升风、光发电利用率的同时,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7.  国网四川电力成立全电磁暂态超算中心用于电网动态发展过程模拟

近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全电磁暂态超算中心在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揭牌,标志着国内首个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全电磁暂态仿真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对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背景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清洁能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

全电磁暂态超算中心主要用于电网动态发展过程模拟,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切实保障。“四川省作为西电东送的起点和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并规划了很多直流工程,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类型极其复杂。同时,在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背景下,新能源装机迅速增长,电源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因此,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变化过程的模拟非常重要。”国网四川电科院系统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周波介绍。

据了解,电力系统仿真一般有机电暂态仿真和电磁暂态仿真。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常规的机电暂态仿真手段难以准确模拟电网运行状态的变化过程,因此,需要依靠电磁暂态仿真方法来开展相关分析工作,以准确模拟电网运行状态的变化过程。

该全电磁暂态超算中心主要由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与清华大学卢强院士专家团队合作研发,可对所分析的电力系统内所有主要元件的电磁暂态变化过程进行仿真。这种分析方法类似于在电网的每个环节都布置一台CT扫描仪,汇集反映电网运行状态的细节信息海量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对电网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判。

而超算中心的云计算架构可实现一般用户便捷访问和调用超算中心数据资源;微秒级尺度下的仿真速度可满足复杂电力调度环境的实时决策需求。

随着四川以水电为主体、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推进,超算中心的成立是四川主动适应电网运行特性变化、服务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电网分析和调度运行向精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支撑电网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和清洁能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

8.  全球首个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实证项目成功发电

10月31日,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场20兆瓦深远海漂浮式光伏500千瓦实证项目成功发电,成为全球首个投用的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实证项目,验证了浮体、锚固、发电组件抗风浪能力和海洋环境耐候性,验证风光同场并网的技术可行性。

作为山东省首个重点支持的“风光同场”一体化项目,本次建设的500千瓦漂浮式海上光伏项目由两个环形浮体单元组成,单个浮体单元装机容量250千瓦,由环形抗风浪浮体、耐海洋环境的高强薄膜、光伏系统等组成。在直径53米的浮体单元上,共安装了770块光伏组件,其发出的清洁电能汇流到逆变器后送至同场运行的山东半岛南3号风机平台,后续将通过海上升压站送出至电网。

9.  湖北电力公司物联及人工智能实验室获批组建

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国网湖北电力数字化转型,落实《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统一智慧物联工作管理办法》,遵循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采集,避免平台重复部署、避免通道重复建设、避免终端重复安装、避免数据重复采集,促进企业级共建共享共用,推进智慧物联体系规范性建设物联及人工智能实验室破茧而出。物联及人工智能实验室以物联数字化实践重大需求为导向,深耕物联与人工智能关键前沿技术研究、物联终端准入检测、物联场景仿真验证等重点方向,致力于解决智慧物联体系建设不规范问题,依托国网湖北电力云平台,着力打造国网系统内首个高标准、高水平云上实验室。

前沿数字技术研究方面,聚焦云大物移智链等前沿数字技术,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的感知、诊断、预测、决策方法研究。

电力物联终端准入检测方面,依据国网公司和国网湖北电力相关技术要求,对电力物联终端协议一致性、物联标识、接入安全、通信性能等方面开展准入检测工作。

物联场景仿真验证方面,根据业务需求设计物联场景,创新使用硬件虚拟、软件仿真快速搭建验证环境,评估综合应用成效,为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

10. 四川电科院自主研制的噪声智能监测系统组网投运

近日,由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变电站厂界噪声智能监测系统组网投运,可实现变电站厂界噪声连续自动监测。

据了解,高精度自校准噪声监测终端可实现至少240小时的全天候连续监测、数据真实防篡改并自动远传、智能统计分析、多维度数据展示、数据异常告警等功能,与传统人工监测方法相比,具有准确、高效、连续等特点,能显著降低夜间监测的安全风险,也为变电站噪声超标治理精准施策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经过2年多的运行与成果转化,噪声智能监测系统已通过技术创新研究、专利成果孵化、市场开拓、成果转化应用等多个环节,同时也具备了产品制造、应用培训与推广、售后服务等全链条运营服务能力,为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提供了支撑。

11. 南网《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大电网异步分区规划与控制研究》获批立项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集成项目《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大电网异步分区规划与控制研究》正式获批立项。项目由教授级高工郑外生作为项目负责人,会同南网科研院、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公司规划部、南网总调的顶尖专家组成科研团队。

本次成功申报的集成项目是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分析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机理发生的深刻变化、传统规划技术和控制理论方法面临的挑战,针对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和控制核心难题,围绕“异步分区,柔性互联”构网模式,研究提出异步分区规划及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将促进公司新能源大规模跨区消纳,创新大电网发展路线,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2. “电厂智慧运行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行业鉴定

11月1日,由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与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电厂智慧运行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项目针对火电厂智慧运行监控需求,在现有DCS和SIS数据基础上,围绕数据挖掘方法、智能算法、预警模型和专家知识库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开发了火电厂智慧运行监控功能并实现了工程应用,项目成果在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应用,结果表明,智慧运行监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提高了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实现了机组运行的少人值守。项目成果在中海油珠海天然气发电公司、国家电投沁阳发电分公司等多家火电厂得到推广应用。项目成果推动了火电厂运行由人工监盘向智慧化监盘转变,提升了火电厂智慧运行监控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智慧化监盘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3. 海南首家“5G+智慧电厂”投入商业运营

11月9日 海南首家“5G+”智慧电厂——大唐海口2×460兆瓦9F级天然气发电项目1号机组,于9日18点18分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转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是海南自贸港中心城市首个大型清洁电源支撑项目,将为海口市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电力保障。

据悉,这一项目围绕智慧海南建设目标,打造海南省首家“5G+”智慧电厂创新采用“5G+”工业智慧互联网技术,以云中心为应用平台建设智慧电厂管控体系,依托大数据处理和云平台,将5G技术融合到智慧电厂建设中,实现电厂生产经营全过程数字化和智慧化管控。

14. 国家电投首个“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在河北保定开工

11月1日,河北公司(雄安公司)保定综合智慧零碳电厂一期工程在唐县正式开工。这是国家电投首个开工的“综合智慧零碳电厂”项目,标志着国家电投“雪炭行动”迈出了重要一步。

河北保定唐县“综合智慧零碳电厂”项目是国家电投“雪炭行动”首个示范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约1.8亿元,占地面积902亩,规划建设46兆瓦分布式光伏、350千瓦/700千瓦时共享储能、户用/工商业储能及光储充车棚、智慧控制系统,并挖掘5兆瓦可调节负荷。

与传统电厂相比,“综合智慧零碳电厂”集成调控源、网、荷、储元素,具有物联网等网络接口,有广泛的拓展应用空间和良好的商业模式前景。项目积极推动“三网融合”落地实施,以“三网融合”天枢平台为架构,搭建智慧系统,实现区域“三网融合”,供热、物流、农产品售卖等全场景落地。有效响应电网灵活性调节需求,替代发电侧深度调峰等传统调节手段,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促进清洁电力的就地消纳。

15. 宁夏电力“飞轮储能关键技术”被鉴定为国际先进

11月4日,由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牵头完成的“大电量高功率磁悬浮储能飞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通过国家工信部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成果鉴定,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该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传统火电与新型飞轮技术联合调频协调控制方法,填补了十吨级重型转子五自由度径向超低功耗永磁偏置混合磁轴承及其控制技术和自阻尼轴向永磁被动本质稳定支撑技术空白,攻克了飞轮储能系统高速大功率一体化同级型实心转子混合励磁电机设计、分析及冷却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应用于灵武公司2×600兆瓦热电联产机组,以其为核心关键技术建设22兆瓦/4.5兆瓦时全球容量最大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目前,已完成12台飞轮全部调试工作并投入试运行,有效减少机械设备频繁动作带来的设备磨损,降低机组负荷波动频次,机组各项参数更容易控制,蒸汽品质、煤耗水平、环保参数更加优秀,进一步提升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

16. 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光储半实物仿真实验室建成投运

11月11日,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以下简称太阳能中心)光储半实物仿真实验室正式建成投运。

此次能力升级涵盖了“新能源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新能源场站电磁暂态仿真测试平台”和“新能源并网控制器板件/模型库”,将满足国际IECTS63102-2021、IEEEStd1547.1-2020和中国T/CEC467-2021标准以及国内新能源并网机电/电磁模型管理的需求。新能源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针对解决大规模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开发国产化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形成“模型-测试-分析-报告”一体化测试能力。平台可满足单机和机群仿真测试,最小仿真步长优于1μs。

可开展测试项目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一致性核查测试、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集群稳定性测试、弱电网联结/直流近区场景下的逆变器参数优化,面向PSD-BPA、PSASP平台的机电暂态模型参数校验测试、面向ADPSS、Hypersim和RT-Lab平台的电磁暂态模型的参数校验测试和SVG等级联式中压直挂电力电子装置并网控制性能仿真评估等。新能源场站电磁暂态仿真测试平台满足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电站以及光储一体化电站主动支撑能力测试需求,可同时接入多类型光伏逆变器控制器/储能变流器、SVG控制器、电站AGC、AVC控制器和电站在线监测装置。

测试项目包括:光伏电站快速调频装置测试、动态无功协调控制装置测试等。新能源并网控制器板件/模型库已涵盖不同类型/版本的光伏控制器板件百余件,建立不同型号光伏逆变器PSD-BPA/PSASP机电暂态模型44套。此次能力提升完成后,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实现了功率测试平台和仿真测试平台能力双升级,后续将持续跟踪新能源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积极探索实现新能源检测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行业技术进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新能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7. 攻关超导限流技术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随着电力负荷的增长、新能源电力在配网接入比例的增加,电网可能出现短路电流超过系统一次设备最大保护容量的现象。为此,国网辽宁电力联合中国电科院等8家单位开展磁偏置超导限流器研制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

近日,10千伏磁偏置超导限流器样机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66千伏张台子变电站完成挂网示范应用,目前设备运行状态良好。这标志着这一历时6年的项目研发成果落地,为电网大容量短路限流保护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后续超导限流器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磁偏置超导限流器能够降低系统短路电流对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的冲击,解决短路故障峰值限流能力不足和稳定运行损耗大的问题。该装置挂网示范应用为电网短路故障限流治理提供了前瞻性技术实践验证,提升了电网抗短路冲击能力与安全运行水平。

团队研发的磁偏置超导限流器可应用于电网负荷中心、变压器出线端保护位置等。磁偏置超导技术可推广应用至超导磁储能、超导变压器、超导发电机等不同类型的超导电力装置,进一步促进高温超导电力技术的工程应用

18. 《10千伏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导则》等6项电力行业标准发布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2年第2号公告,共批准发布89项中电联标准。本次发布的标准,包括了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委会组织报批的《10千伏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导则》等6项电力行业标准,分别是:

19. 高压直流装置系统试验IEC标准获批发布

11月8日获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导修订的IEC标准《高压直流装置系统试验》(IEC 61975:2010/AMD2:2022)正式发布。

该标准规定了高压直流装置系统试验、站系统调试、端对端输电调试等各类试验的考核目的、条件要求、主要内容、关键步骤和验收要求。该标准的发布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高压直流输电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该标准在梳理和总结中国超高压、特高压直流工程最新技术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吸纳各国直流工程调试经验,进一步明确了换流变压器充电试验的技术要求,更新了系统试验前对站内保护系统及辅助设备的运行要求,完善了无功功率控制、直流线路故障、大负荷等试验项目的技术要求。

据介绍,该标准修订项目于2021年1月在IEC输配电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分技术委员会立项,由中国电科院专家担任该标准维护工作组召集人。工作组成员由来自中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瑞典和日本等国家的专家组成。

20. 南瑞集团召开2022年度科技成果鉴定会

11月5日,南瑞集团19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鉴定,14项成果整体国际领先,5项成果核心技术国际领先。

本次鉴定会采用线上方式进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时杰、陈维江,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邱爱慈、刘吉臻、罗安、汤广福、夏长亮、王成山、饶宏,以及来自政府部门、学会协会、高校院所、电网企业、发电企业、设计院等160余位权威专家齐聚“云端”,共同对自动化控制、输变电、配用电、综合能源、信息通信、特高压实验验证等方面自主创新成果进行权威鉴定。

序号成果名称鉴定结论
1.     城镇能源系统清洁低碳协同关键技术、核心装备与工程应用整体国际领先
2.     适应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高可靠配电网保护自愈关键技术及应用整体国际领先
3.     大型抽蓄机组静止变频启动系统(SFC)关键技术及应用整体国际领先
4.     应对多重故障的大电网在线预警及协同处置辅助决策关键技术整体国际领先
5.     交直流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多模式联合实时闭环验证技术及应用整体国际领先
6.     变电站主辅设备一体化集中监控关键技术与应用整体国际领先
7.     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多层次一体化运行安全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整体国际领先
8.     多区域适配的电网智能运检云边融合平台及应用系统整体国际领先
9.     面向电网资源业务中台的图模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整体国际领先
10.   电力网络空间威胁智能分析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整体国际领先
11.   特高压可控并联电抗器装备及工程示范整体国际领先
12.   特高压大容量试验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整体国际领先
13.   高输送容量±535kV柔性直流电缆绝缘料及海缆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整体国际领先
14.   胶浸纤维交直流套管系列产品技术及应用整体国际领先
15.   具有故障隔离能力的直流变压器关键技术及应用核心技术国际领先
16.   电力系统多能源互补协调优化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核心技术国际领先
17.   电网物资“检储配”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核心技术国际领先
18.   中高压焊接式IGBT器件关键技术与应用核心技术国际领先
19.   企业级多能源智慧综合运行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核心技术国际领先

21. 国电南瑞承接的广东电网科技项目通过成果鉴定

近日,集成公司承接的广东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电力业务系统实时运行自保护技术研究与实现”项目顺利通过成果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次鉴定会由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采用视频会议形式组织,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国网客服中心、南方电网数研院和中科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正高级工程师臧天宁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广东电网信息安全专家沈伍强、集成公司技术骨干参加会议。

该项目在电力信息系统中构建了基于运行时自保护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升了面向电力业务系统复杂场景下应用层网络攻击的检测和拦截能力。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和语义引擎的漏洞检测方法,通过对威胁行为特征和系统反馈特征综合判断,构建对未知威胁和潜在隐患的检测与防御机制,有效保障电力业务系统的网络安全。项目成果已在广东电网信息中心等单位进行了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和应用推广前景。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审阅了相关文档,经质询和讨论,给予了项目高度的认可和肯定。一致认为:项目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基于语义安全的分析规则引擎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2. 南瑞继保助力“一带一路”,土耳其凡城背靠背换流站项目竣工投产

2022年11月1日,土耳其凡城背靠背换流站项目试运行28天后即将投入商业运行。该项目为土耳其国内首个直流输电项目,其顺利建成将显著增强土耳其国内电网架构和安全性。

凡城背靠背换流站项目,额定直流电压±100千伏,额定输送功率60万千瓦,采用中国直流输电标准和技术设计,90%以上的装备由中国制造,是国家电网“一带一路”的亮点工程。该项目的顺利投运,填补了土耳其电力市场直流输电技术的空白,为我国直流输电技术和装备走向世界再立新功。

南瑞继保为凡城背靠背换流站项目提供了直流控制保护、交流保护、故障录波、测量系统以及选相分合闸装置等核心设备,所有设备通过了TUV认证,这在国内直流控保厂家中尚属首次。项目实施期间,除设备供货外,南瑞继保还充分利用专业齐全优势,积极配合业主及成套单位研究解决了两侧交流电网过压问题。现场调试工作中,面对土耳其疫情的严峻考验,项目团队勇敢逆行,坐镇现场,保障了现场调试顺利完成。南瑞继保供货的设备通过现场长期带电、联调试验和试运行的验证,运行稳定可靠,功能性能满足工程要求,零缺陷通过业主单位组织的验收,获得中方和土方业主的高度赞誉。

23. 南瑞自主可控DCS持续规模化应用——上都600MW机组DCS改造投运

2022年11月6日11时24分,华能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机组DCS系统改造顺利并网,机组各系统状态正常,运行平稳。该项目投运距离2020年11月6日华能福州电厂#2机组自主可控DCS首次应用恰好两周年。两年时间里,南瑞继保与西安热工院合作研发的自主可控DCS持续在玉环电厂、瑞金电厂百万机组和大连二热等近20台机组投运,标志着该型自主可控DCS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华能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机组于2007年投产,原DCS系统已运行多年,硬件故障频发,DPU等硬件属国外厂家淘汰产品,无法购置备品备件,亟需进行DCS改造。本次改造涵盖锅炉、汽机、发变组及厂用电等系统设备,同时将原先由PLC独立控制的蒸汽吹灰、冷风加热、空压机控制、供暖空调等系统改造为DCS控制,实现主机统一监控。

项目启动后,南瑞继保立即与西安热工院组建DCS项目服务团队,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克服工期紧、任务重等诸多困难,历经50多个日夜的连续奋战,在各参建单位的积极配合与协助下,顺利完成了锅炉水压试验、锅炉动力场试验、锅炉点火、汽机冲转、并网发电等节点里程碑。

本项目中南瑞继保与西安热工院紧密合作,共同完成组态调试工作,在逻辑传动过程中多次召开专题讨论会议,对逻辑变更、安全措施、调试步骤等各项工作进行详细部署,确保了项目改造的顺利进行。DCS项目服务团队在改造过程中提供了优质产品和高效服务,积累了600MW空冷机组的调试经验,获得了用户对南瑞继保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工程实施交付能力的广泛认可。

自主可控DCS系统在600MW等级火电机组的成功投运,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南瑞继保将继续发挥多专业深度融合的技术优势,研究新技术,开拓新领域,不断提升产品交付能力,在大型火电厂热工电气二次一体化控制方向砥砺奋进,为用户提供功能更加先进的控制保护产品。

24. 南瑞继保自主可控DCS首次实现氢电耦合应用

近日,“丽水水光氢生物质近零碳能源示范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是全国首个乡村氢能生态科技项目。南瑞继保为本项目提供了PCS-9150 PRO完全自主可控分散控制系统,可进行PEM电解制氢、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甲烷化装置的一体化协同控制,实现了电、氢、热的能源平衡和全站的安全运行。

该示范工程采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PEM电解制氢、沼气加氢脱碳等技术实现水电光伏制备氢气,氢气提纯沼气合成生物质天然气,实现各种绿色能源的相互转换。PEM制氢和SOFC燃料电池属于新技术、新工艺,DCS尚无成熟的控制逻辑可供参考,同时制氢系统也对DCS的可靠性、快速性有较高要求。针对以上技术难题,南瑞继保与浙江电科院、丽水供电公司和杭州意能进行多轮系统架构和方案研讨,并通过厂内联调测试环境进行了工艺和关键参数验证,保证了项目的成功。

南瑞继保自主可控DCS已在火电领域取得各容量等级机组广泛应用,丽水水光氢生物质近零碳示范工程是该套DCS在新应用领域的突破。氢能将在我国未来能源格局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南瑞继保将利用多专业融合的技术储备,深耕氢能相关控制保护技术,发挥二次产品齐套化的优势,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氢能二次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25. 华能集团首台套全国产调速器、励磁系统成功投运

10月30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全国首台(套)单机65万千瓦水电机组全国产调速器、励磁系统在华能糯扎渡水电站成功投运,标志着华能集团在大型水电机组全国产核心控制系统领域全面掌握了核心技术,实现了完全自主可控。

调速器、励磁系统是水轮发电机组的两大核心控制系统,是确保机组及电网稳定的重要基础。为解决水电核心控制系统关键部件长期依赖进口产品的困境,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华能集团联合西安热工院、南瑞水电、南瑞电控等单位共同组建联合研发团队,对水电调速器、励磁系统中的核心硬件及软件开展大量的适配、比选和研发工作,攻克了关键软硬件存在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了软硬件100%国产化,其中励磁系统调节装置、测控装置、监控终端等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通过首台(套)攻关示范应用,华能集团全面掌握了大型水电站核心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为国内水电调速器、励磁系统国产化研发应用提供了华能样板,再次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在掌握核心技术上赢得了主动。

26. 四方股份发布2022年三季度可视化报告

参与前瞻性研究,发挥行业影响力方面,开展以下主要事项:

与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进行了“高效率高密度大容量直流变压器基础器件、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鉴定。鉴定结论: 成果整体国际领先

与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进行了“CSC-271E-G数字电网边缘计算控制装置II型”鉴定。鉴定结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项技术国际领先

作为课题牵头单位及负责人,成功申报2022年国重项目“紧凑型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系统模块关键技术”其中依托国重项目和慈溪示范工程完成直流汇集型氢、热、电多能源交直流混联能量路由器装备开发。

“自主可控逻辑组态及运行时控制系统研究”新能源场站经柔性直流并网的交流保护新技术及应用”荣获省部级科技奖。

技术研究变电站智能电网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