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OPPOR17Pro评测 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基础上做科技升配

2019-05-24 11:38:00

R 系列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而 Pro 是在这基础上做「科技升配」。

区别于以往 R 系列产品所采用的「一大一小」策略,OPPO在今年的 R17系列上,引入全新的 Pro 产品。而对比往年的 OPPO R 系列手机,今年的 OPPO R17 Pro 可以算是近年来跨度升级最明显的一款。

或许有人说 R17 系列与今年上半年的 R15系列,采用标准版、梦镜版两种不同规格的策略相似,但如果与 OPPO Find X 这款「提升品牌定位」的产品相提并论,OPPO R17 Pro 显然与之前 R 系列甚至包括 R17 在内的诸多产品不同。

在「科技升配」的追求下, OPPO R17 Pro 带来更多的闪光点,同时也在设计、配置上赋予了更多专属的特性。

传送门:从里到外都是全新体验:OPPO R17 详细评测

继此前标准版的详细体验之后,我们现在来聊一聊这个 Pro 版本的详细体验。

外观

“小安, OPPO R17的详评不是已经出了吗,怎么还要写?”

在没接触到 OPPO R17 Pro 之前,一位同事在写这篇评测时说道。

显然,机身正面的「水滴屏」设计以及机身背部的「摄像头」造型,已经成为 OPPO R17 系列中最有辨识度的地方。不过当拿起 OPPO R17 Pro 之后,会发现这个 Pro 版本在 R17 系列中却是另外一种体验。

背部采用当下流行的 3D 弧面玻璃设计,配合机身中框处的弧面收边,手感自然要轻薄且好上不少。另外「雾色渐变」这个版本的特殊处理工艺,为 OPPO R17 Pro 在贴合手掌的同时,赋予了更加细腻精致的握持体验。

相较于 R17标准版而言,定位更高的 Pro 版本,机身设计上显得要「高级」许多。

另外机身的顶部、底部,重新用回了此前出现过的「月牙弯」设计。按照之前OPPO的解释,「月牙弯」设计是为了竖屏时的单手体验而生,而在经历几代机型体验下来来看,小安认为这个设计也提升了机身质感,防止了扬声器被堵住。

“拿起OPPO R17 Pro 的感觉,爱上了”,一位叫做机哥的同事说道。

结合「雾色渐变」独特的色彩设计,OPPO R17 Pro 机身背部的视觉观感显然更讨人眼球。与此同时,其在每个不同角度下所呈现的颜色都尤为不同,而在这奇妙的「蓝紫」渐变流动下,背部自然而言拥有更多的情感元素。

除了「雾色渐变」这一配色之外,Pro 版本还拥有「凝光绿」配色。在两种配色的对比之下,「凝光绿」配色显得较为低调,少了一丝外向的张力。其次,「凝光绿」背部为镜面玻璃,所以在手感上与「雾色渐变」又有一些不同。

如果论后背「收集指纹」的能力,「凝光绿」配色自然要比类肤质感处理的「雾色渐变」强的多。

对此可理解为,「雾色渐变」和「凝光绿」可满足两种人群的使用。当然,对比 R17 标准版,这两种配色看起来都「高级」许多。

传送门:OPPO R17 Pro凝光绿图赏:深邃且富有生命力

传送门:梦幻配色让人心动:OPPO R17 Pro 真机图赏

抛开上述感官「高级」的地方,OPPO R17 Pro 在其它细节上也有一些不同。比如 SIM 卡槽放置在了机身底部,且采用了更为紧凑的双面设计,机身底部取消了传统 3.5mm 耳机接口(包装内配备的是 Type-C 接口耳机)。

另外虽说 OPPO R17 全系都采用了 Type-C 接口,但 Pro 版本使用的是 USB 3.1 Gen1(支持 DP 功能)接口,这一点要比标准版 USB 2.0 接口的规格高了不少。

同样两个版本对比之下,只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至于机身正面,OPPO R17 Pro 还是大家所熟悉的样子,即和标准版放在一起时,基本上看不出任何区别。

正面配备6.4英寸、2340 x 1080分辨率、OLED 材质的「水滴」屏幕。另外屏幕覆盖第六代康宁大猩猩玻璃,且采用 COF 封装技术,配合左右两边的窄边框设计,使 OPPO R17 Pro 拥有高达91.5%的屏占比。

在「水滴」区域,肉眼可见只有一颗前置摄像头。而对于以往额头处区域的元件,则是采用另外隐藏方案进行放置,包括隐藏式听筒、屏下光距传感器。

尽管很多人说,OPPO R17 Pro 的外观没有像 Find X 一样令人震撼,却不得不承认,采用不少与 Find X 相同的处理工艺,让其在现有手机市场中,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更何况对比一些「宽下巴」、「大刘海」的手机产品,R17 Pro 显然是要好看的多。

相机

除前文所说的机身造型不同外,OPPO R17 Pro 与标准版在外观方面最大的不同,还体现在后置摄像头处。OPPO R17 Pro 在后置上采用了三颗摄像头,其中包括负责拍照成像的1200万+2000万像素双摄组合,以及一颗负责 3D 场景捕捉的 TOF 立体摄像头。

后置1200万像素的主摄采用 IMX362 传感器,拥有可变光圈设计,可根据环境光实现F/1.5和 F/2.4两档光圈的自动切换,且在这个基础上支持 OIS 防抖技术。至于2000万像素的副摄,则更多的是实现背景虚化以及光学变焦。

至于后置的 TOF 立体摄像头,其主要还是用于 3D 建模、AR 应用和体感游戏等场景中。另外虽说在拍照界面中能够看到专门的 3D 拍照模式,但在日常拍照甚至是背景虚化时,TOF 摄像头都与实际的成像没有直接关系。

以下样均为自动模式样张。

▲日间样张▲

▲日间样张▲

▲日间样张▲

▲微距样张▲

▲室内样张▲

▲室内样张▲

▲人像样张▲

通过 OPPO R17 Pro 一系列的实拍样张来看,其成像能力并不落后于任何一部旗舰手机。其次虽说 AI 场景识别功能会在拍照时对成像进行优化调节,但在最终的成像效果方面,其仍旧是偏向于真实、讨喜的风格,也符合 OPPO 手机「所见即所得」的拍照调性。

尽管 OPPO R17 Pro 后置采用了可变光圈设计,但在实际拍照体验方面,它仍旧是保持了 OPPO 手机一贯的简单、纯粹,也并没有功能的加入而变得复杂。与此同时,新增手持级别的超级夜景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夜景/弱光场景下的成像能力。

由于 AI 场景识别会对成像场景进行检测,所以当相机检测为夜间/弱光场景拍照时,相机会自动切换到「超级夜景」模式,且会有着相应的提示。当然,手动在取景框内关闭「超级夜景」模式后,相机则会切换回自动模式。

▲超级夜景样张▲

▲超级夜景样张▲

▲超级夜景样张▲

▲超级夜景样张▲

回到样张而言,自动模式下的夜间样张与日间场景没有太大的区别,且得益于 F/1.5光圈,让OPPO R17 Pro 在夜间有着不俗的成像能力。而当切换到「超级夜景」模式后,整个画面则会变得明亮,且给人呈现加了一层滤镜般的画面感。

▲自拍样张▲

历来前置自拍都是 OPPO 手机主打的项目,此次 OPPO R17 Pro 前置采用索尼 IMX576 成像传感器,拥有2500万像素,支持 AI 美颜、AR 拍照等功能。

至于实际的成像表现,小安就不再过多论述,毕竟 OPPO 手机的自拍成像能力,在手机界一直是「扛把子」的存在。

还是用以往在「自拍环节」的那句话,妹子们喜欢就是硬道理,轮不到我们来评价,更何况小安也是 OPPO 的自拍爱好者之一。

性能

与今年的 R15系列的双平台策略相似,R17系列同样是采用两种型号的移动平台,不过对于 R17系列中的Pro 版本定位,直接让 OPPO 在移动平台上划分「三六九等」。

区别于标准版采用的骁龙670移动平台,OPPO R17 Pro 采用更高规格的骁龙710移动平台。至于存储配置方面,OPPO R17 Pro 则是采用与标准版同种方案,使用 8GB LPDDR4X + 128GB UFS2.1 存储组合。

其实不难发现,对比标准版和 Pro 版分别采用的骁龙670、骁龙710移动平台后,前者更像是后者的「降频」版,毕竟在制程、基带、ISP、DSP 以及 AI 性能上,都是相同规格。

不过骁龙710作为高通中端新作,其相比骁龙670 拥有更高的 CPU 主频、更强的GPU 性能。这一点,从跑分上也能很好地表现出来。

▲ 安兔兔 || Geekbench || 3DMark ▲

具体到日常使用、游戏体验方面,OPPO R17 Pro 可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性能需求,另外以「优化」著称的 OPPO在其搭载的 Color OS 5.2 版本上,已经加入了诸多专项优化方案,例如 TOP 应用专项优化等。

结合去年发布的 OPPO R11系列在当下使用体验来看,OPPO R17 Pro的使用寿命自然也不用去过多考虑。

通过使用《绝地求生:刺激战场》这款游戏进行实测时,OPPO R17 Pro能够以「肉眼可见流畅」的状态运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该游戏版本尚未开放更高画质选项,因此这个结论仅对当下版本最高画质的实测得出。

另外在实测一小时的游戏反馈来看,虽说在某些场景下出现了轻微卡顿,但其整个游戏体验还是值得肯定。毕竟在所谓的顶级旗舰性能下,都难免会出现卡顿,因此对于常规的游戏体验,R17 Pro的性能足以应付。

对比其它顶级旗舰的发热情况,OPPO R17 Pro 在游戏过程中反馈出的机身温度,算是展现了其较为出色的散热能力,而这个温度也属于「理想」的范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机身正面采用「水滴」屏设计,会有少数的应用、游戏未经适配,而会出现画面不全的状况。当然,对于那些常用软件、游戏,已经基本实现了适配。

体验

本届 OPPO R17系列均运行基于 Android 8.1深度定制的 Color OS 5.2系统,而对于 OPPO R17 Pro 版本而言,其系统风格、操作逻辑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整个界面依旧是以轻量化的简约风为主,并采用了较为活波、清新的色彩元素。

除了同为 Color OS 5.2版本的操作系统外,OPPO R17 Pro也采用了屏幕指纹识别技术。其整个体验与之前的标准版,甚至是其它屏幕指纹手机的使用都没有太明显体验差异。

借助屏幕指纹方案,可大程度提高正面屏占比,或保证机身背部的ID完整性,其次屏幕指纹同样可以实现以往传统指纹的全部功能。

不过就现阶段的屏幕指纹体验而言,其并不能说令所有人都满意。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屏幕指纹并不能像后者一样,实现毫秒级的解锁体验。另一方面是每个人在使用屏幕指纹时,其识别效率都受指纹面纹理影响,且要比传统指纹多了几步验证环节。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因素存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 OPPO R17 Pro 的屏幕指纹体验,在当下手机市场时较为出色的一款。更何况系统中还有人脸识别这一功能存在,搭配抬手亮屏、屏幕补光的等功能,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解锁效率。

如果将屏幕指纹和人脸识别相结合进行使用,平常体验也会更好一些。当然,在进行诸如像支付宝支付或者微信支付时,就必须使用屏幕指纹进行认证啦。

既然谈到了支付体验,那么 Pro 版本内独有的 NFC 功能,则为移动支付的又一基础配置。通过 NFC 功能可以实现刷公交、刷地铁等体验,也可以通过 NFC 进行近场传输等通讯功能。

通过系统中《OPPO 钱包》这个 APP,可以找到公交卡这一功能模块,且可以在这里管理公交卡,包括开卡、充值等操作。

不过在目前版 OPPO 公交卡支持的城市并不多,当然,在 OPPO R17 Pro 正式开卖后,支持的城市自然就会多了起来。

尽管暂未支持小安所在的城市,但目前仍可以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等软件,搭配 NFC 功能进行羊城通实体卡的充值、查询等操作。另外值得一说的是,目前所有的 OPPO 手机中,配备「公交卡」这个功能的机型只有 OPPO R17 Pro 一款。

作为「科技升配」产品,OPPO R17 Pro 除了加入后置三摄外,还加入了 SuperVOOC 超级闪充功能,而在实际测试这个功能实,其可以算是本次评测中印象最深的环节。

通过自带最高输出 10V/5A 的适配器以及充电线,OPPO R17 Pro 能够实现最高 50W 的充电功率。

拿实测表现来讲,从手机1%电量时开始充,10分钟时带来46%的电量,冲到75%电量也才用了20分钟,而冲到100%电量也只需要37分钟。有着如此高效的充电体验,意味着用户在电量不足时,能够在短时间补充电量。

站在体验的另一角度,这样的快充效率也将充电过程变得特别有趣。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OPPO R17 Pro 与此前 Find X 超闪版类似,内置的电池均采用双电芯结构,即是由两颗 1850mAh 电池串联组成 3700mAh 电池。

尽管 OPPO R17 Pro 变成双电芯方案,且加入了三摄成像以及 NFC 模块,但最终的续航能力上与标准版R17没有太明显区别。折合用户使用时间来算,其满足普通用户一天使用没有太大压力,对于重度玩家,则是能够有着6小时的连续使用体验。

由于文章篇幅原因,更多关于 SuperVOOC 超级闪充的体验及原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让 OPPO R17 Pro 变得更有趣:SuperVOOC超级闪充 体验》中查看。

总结

在加入更多科技元素后,OPPO R17系列显然在定位上有一些变动,我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其产品定位。当然,如果仅仅对于Pro 这个版本而言,它的定位显现得更加明确,也正如 OPPO 所说的,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基础上做「科技升配」。

相较于R17标准版,Pro 版本无论是外在设计、还是内在配置,都得到相应的升级,不过在这个升级背后也是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

OPPO R17 Pro 售价为4299元,其要比标准版贵上800块,然而仅从 R17系列中对比的话,这个800块却相当值得。更有设计感的外观、更强大的拍照、更高的性能、特有的TOF 3D 成像功能、NFC 公交卡功能甚至是 SuperVOOC 超闪功能,这一系列「科技升配」让这个 Pro 版本变得更有吸引力。

同样的,对比这个价位的其它手机,OPPO R17 Pro一样拥有其独特的魅力。毕竟在这个价位里,我们仍旧能够看到其身上那些别人没有的闪光点。

只不过可能对于某些些用户来说,需要时间且抛弃参数去适应OPPO R17 Pro的体验,但基本可以确定,相当多一部分人会说:「真香」。

上做基础艺术在这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