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2021年营收暴增81.67%!科创板信号链芯片第一股人才战略揭秘

2022-04-08 08:31:00

( 文/章鹰)2021年,全球缺芯叠加本土制造的强劲需求,给本土的芯片设计和制造厂商带来巨大发展机遇。据AutoForecast Solution最新报告,2022年以来,缺芯已经导致全球汽车产量缩减超过52万辆,在消费电子、工业和汽车领域,芯片的国产替代全面兴起。

截止3月10日,有36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业绩快报。3月7日,科创板“信号链第一股”芯海科技发布了2021年业绩报告。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81.6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93亿元,同比增长3.76%。业绩预告披露后,西南证券、方正证券、华鑫证券看好芯海科技未来三年发展前景,纷纷给予买入的评级。

据了解,“芯海科技通过‘高精度ADC+高可靠性MCU’双引擎驱动,一方面在模拟信号链领域持续投入,另外一方面坚持MCU平台化发展。特别是芯海科技公司高性能32位MCU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锂电管理、快充、通信及计算机、高端消费等领域持续突破拓展行业标杆客户并开始批量出货。” 芯海科技副总裁刘维明在回答过去一年增长动力时提到,“在AIoT业务中,我们凭借‘精准感知、计算与控制、智能连接’的平台化优势,和华为鸿蒙等生态系统进行持续合作。”

芯海科技副总裁 刘维明

芯海科技的业务战略推进当中,人才战略发挥了哪些协同作用?校招和人才培养有哪些独到优势?半导体人才内卷,芯海科技如何招募核心人才推动战略业务发展?芯海科技副总裁刘维明带来精彩观点和专业解读。

信号链+MCU市场前景看好 芯海人才结构聚焦“精英战略+业务驱动”

根据国际调研机构IC Insights预测,2022年,全球MCU和信号链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39亿美元和100亿美元,国产替代趋势下,本土公司可渗透空间广阔。

在业务空间急剧扩大的当下,半导体行业的人才缺口严重是一个公开的秘密。2021年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0-2021年版)》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处于布局和发展期,2020年中国直接从事集成电路产业的人员约54.1万人,同比增长5.7%。预计到2023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6.7万人左右。中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可能存在20多万的缺口。

电子发烧友最新对芯片人才的招聘调研数据显示,仅仅模拟IC设计工程师,就有30多家IC设计公司在招聘这个职位,从华为海思、联发科这些知名企业,到芯海科技、卓胜微、芯朋微、敦泰等上市公司,还有达到D轮融资的多家有潜力的半导体创业企业。某猎头Eric对记者表示,整个半导体行业处于很“浮躁”的状态。高薪挖人,内卷已经成为常态。

“在人才短缺,内卷严重的当下,芯海科技的人力资源聚焦精英战略,以领军人才为中心建设团队,在这个战略的牵引下,持续优化员工结构”,芯海科技副总裁刘维明对记者表示。

“芯海注重创新,集成电路创新离不开人才,芯海科技非常注重人才招募和培养。内部构建了分层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把能力建立在组织上,加大知识分享的管理。过去一年在ADC、BMS、32位MCU、汽车电子等方面持续扩充优质人才团队“,刘维明简要指出,围绕业务战略规划的芯海人才战略在持续发挥作用。

校招:三大优势吸引毕业生 奠定人才梯队基础

目前半导体行业的人才招聘,完全是“卖方市场”。 芯片人才的培养周期长,技术迭代快,像IC设计、EDA软件研发、半导体模型开发等领域的人才相当缺乏。电子发烧友统计,为了快速招募到适合自己业务的潜力人才,从2月到3月间,华为海思、唯捷创芯、小米、兆易创新、芯海科技等多10多家芯片企业都在微信、微博、知乎等多个渠道发布了校招信息。

“芯海科技非常重视校招,公司校招的微电子、集成电路等专业的学生,特别是硕士毕业生,成长3年左右,将成为公司项目骨干”,刘维明指出,“芯海科技的优势在于建立了成熟的内部传帮带机制,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实战能力,快速融入职场。同时,芯海建立了较完善的职业晋升通道,学生到企业中成长到一个中级工程师之后,他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有多通道的职业发展选择,可以向专家发展,也可以向项目管理、团队管理、系统技术等方向发展。”

过去一年,配合“模拟与信号链、MCU、健康测量与AIoT”三大业务线的高速发展,芯海科技校招百余人,历年来规模最大。截止到2021年中,芯海科技的研发技术人员达226人,占公司总人数69%。

在刘维明看来,芯海科技的校招具备三大优势:第一、芯海科技专注高精度ADC、信号链MCU和AIoT等技术领域,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挑战和提升技术能力的学习机会。第二、随着企业上市和公司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创业平台。三、芯海科技是科创板上市企业当中少有的ADC+MCU双平台的芯片设计企业,既有模拟技术,又有数字技术,我们的数模专家培养方向,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公司有很多培训和实践机会。

“我们和学生沟通的时候,能够产生比较好的共鸣,主要在于人才的培养机制上是比较成熟的。已经签约的学生,芯海科技在他们在校期间就开始加强联系和辅导,提供实习机会,提供一对一的导师服务,提供一些课题和项目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维明透露,配合公司未来3年战略发展进一步落地,今年将继续加强在校招的投入。

芯海科技的研发高投入与技术先进性

对于半导体企业而言,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与建设是企业步入高速发展轨道的基石。芯海科技指出,打造研发队伍的交付能力与技术先进性是芯海科技的立足之本。根据公司披露信息,截至2021年9月30日,芯海科技研发投入10375万元,占营收比22.42%,投入同比增加111.35%,实现翻倍增长。公司近年来研发一直保持高投入。

截至2021年6月30日,技术研发人员226名,占员工总数69.11%,人数同比增加55.86%。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新申请境内发明专利8项,获得境内发明专利批准17项;新申请境内实用新型专利17项,获得境内实用新型专利批准21项;新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批准5项。

股权激励增强凝聚力,助推公司持续快速发展;高业绩增长目标,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芯海科技自上市以来,共推出三期股权激励方案,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等,总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达12.9%,覆盖范围达431人次,从数据来看,芯海科技股权激励覆盖面在科创板公司中名列前茅。

据公开数据统计,截止2021年11月30日,科创板实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共计173家,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47.79%,在已推行股权激励的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共推行两期的有24家,三期的有3家,其中就有芯海科技。

同时,从公司第三期股权激励方案的业绩考核指标来看,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行权条件包含公司和个人两项考核,其中,公司层面在2021年经营目标基础上,2022-25 年营业收入增长达50%、110%、173%、255%,净利润增长达 50%、100%、159%、237%;相较第二期股权激励方案,本期对2022-2025年提出更高考核标准,22 年-23 年净利润目标由上期的1.3/1.5 亿元提升至1.6/2.1 亿元。

刘维明认为,人力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传统的薪酬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股权激励机制的设立是进一步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的有力武器。企业可以通过发挥股权激励机制的优势留住、吸引人才,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股权激励机制是在公司整体实力提升的情况下,实现股东和员工的双赢。

社招:加大核心骨干和专家引入力度 推动工业应用和汽车电子战略业务的增长

“业务战略和人才战略是相互协同的。在确定业务战略时,一定会审视企业技术能力和人才储备。同时,企业业务战略牵引着人才战略的发展。芯海科技进入汽车电子领域,是基于之前在高端消费电子和工业领域的技术能力储备”,刘维明分析说。

从去年开始,芯海科技在汽车人才的获取上加大力度,尤其是一些核心人才的招募。据悉,芯海科技在2019年、2020年的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都在20%以上。半导体的投资周期很长,芯海的研发投入着眼于未来增长。尤其是汽车工业周期更长。

在刘维明看来,国内半导体人才更多的在消费类市场,产品和人才匹配,更多的人才做消费类的半导体。向工业类和汽车类扩展,国内半导体人才比较短缺。据笔者调研数据来看,中国半导体100强中,67%的企业都是聚焦消费类半导体。更是验证了这一判断。

“芯海未来的业务成长取决于我们的产品和方案能否解决客户的痛点,给公司业务增长带来更多空间。芯片的国产替代的进程加速,车用、工业的半导体正处于窗口期”,刘维明指出。

如何构建人才队伍?芯海科技的做法是,一方面通过社招,招募专家级人才、核心骨干加入,二是抓好人才培养,构建合理的梯队。公司通过企业文化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才加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回报、股权激励。除了内部人才培养外,公司积极与高校、行业合作,多渠道开展技术研发。

“整个半导体企业对于人才的争夺非常激烈,我们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但我们不拱火,我们要从事业的理念、公司成长方向去吸引一些志同道合的候选人,一起成就事业。吸引高端人才加入芯海,分享芯海科技成长的红利。”

刘维明对于高薪挖人并不提倡,他说:“我们更多的不是去吸血,而要去造血,为半导体行业增加更多的生力军。通过提高中短期薪资的方式去挖人,我认为对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提升公司的竞争实力。截至2021年6月,芯海科技拥有600+核心专利,专利数量在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名列前茅,已累计6次获得国家工信部“中国芯”奖项评选,连续3年获得中国模拟半导体优秀企业奖,荣获2020年最佳国产MCU产品奖,荣膺“科创板价值50强”企业、广东省物联网实验室、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荣誉称号。

2021年末,芯海公司BMS产品开始出货,目前主要运用在手机上,同时公司还将拓展BMS产品到其他消费类领域,比如笔电、智能穿戴和小动力类领域。此外,去年芯海科技公司首颗车规级信号链MCU通过AEC-Q100认证,可应用于智能座舱等领域,目前已导入汽车前装企业的新产品设计。

日前,芯海科技发行可转债拟募集不超过4.1亿元,其中2.94亿元用于投资汽车MC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目前已规划的产品包括通用MCU M系列和高性能车规MCU R系列,其中M系列产品主要应用在端控制比如车窗、车灯、雨刮、空调等,R系列主要用在域控制领域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如动力总成、汽车底盘、新能源汽车、驾驶辅助等应用。

未来三年,芯海科技的目标是向更高的营收跨越,人才招募和培养策略能否进一步推进公司业务战略的持续落地,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微信号zy1052625525。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芯片信号一股核心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