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专访安谋科技执行董事长兼CEO吴雄昂:芯片老将的生态破冰之路

2022-02-25 13:44:00

  “如果把手机比作汽车,我们做的就是设计发动机的图纸。”安谋科技执行董事长兼CEO吴雄昂做了一个比喻。IP是芯片的设计图纸,授权IP对提升芯片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中国最大的CPU IP供应商,这家独立运营、中资控股的合资公司于2018年正式启动,前身为Arm公司中国子公司,不仅继承了Arm在中国的专利、业务等,同时也有着完全自主开发处理器和相关IP的能力。

  在芯片行业摸爬滚打近三十年,吴雄昂仍然看好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他坚持认为,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对半导体产业的投入还是太少,“任何一个产业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最终只要这个钱投在实处,我们总会有产品和技术出来,最终会有很伟大的公司出来。所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相信,只要我们看好中国的国运和市场,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肯定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

  作为头部IP供应商,安谋科技日前发布了自研业务品牌“核芯动力”和“CPU+XPU双轮驱动”战略,旨在为中国芯片产业持续提供源源动力。目前,安谋科技在深圳、上海、北京、成都等地共有800多名员工,其中80%以上是研发人员,其技术已经在智能手机、物联网以及智能汽车领域实现了很好的应用,在垂直细分市场份额超过90%。

  与此同时,安谋科技在内部已经落实了员工持股计划,公司未来会考虑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

  本土化与创新的两面

  2018年4月,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安谋科技”,也就是Arm China)正式开始独立运营,新公司在深圳注册,中方投资者占股51%,Arm占股49%,这家合资公司全面负责Arm在中国的所有业务。

  “过去,很多国际公司都是把技术在中国销售,再做一部分研发。安谋科技应该是国际技术在中国落地的一个新典范。”作为脱胎于Arm的中外合资公司,安谋科技实现了商业模式上的创新,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本土化的技术公司。

  “我们是把中国的业务跟相应的技术专利独立出来,分拆出来成为独立的公司。然后,通过与中国的资本和产业一起合作,把它变成一个真正本土化的技术公司。”吴雄昂解释称,根技术代表了标准和生态系统。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电子产业、芯片产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一个产业。任何一个技术标准,如果不能成为中国的标准,将来也很难成为一个全球标准。

  事实也证明了安谋科技商业模式的成功。近三年来,安谋科技营收增长超过两倍,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从过去的手机、服务器、机顶盒扩展到了现在的自动驾驶、AR/VR等等领域。

  除了延续以Arm CPU架构本土化、生态化的发展战略,安谋科技在另一方面聚焦自主研发,打造自主架构的IP产品,谋求成为产业生态中的自主创新者和赋能者。

  吴雄昂透露,2007年时采用Arm技术的本土芯片出货量大概在两千万左右,到了2020年,中国合作伙伴的年出货量达到近50亿片。

  该公司此前已经发布“星辰”CPU、“周易”NPU神经网络处理器、“山海”SPU安全处理器、“玲珑”ISP图像信号处理器、“玲珑”VPU视频处理器,其推出的新业务品牌“核芯动力”更是将其自研IP进行了整合,这样的业务模式是从来未有过的。

  IP的整合不是简单的整合,而是安谋科技对于新兴市场做出的布局和调整。在科技和算力的发展下,处理器的应用场景日趋复杂,自动驾驶、智能物联网等不同领域的终端厂商需求各不相同,在安谋科技看来,客户对差异化的追求使得定制服务的优势显现,越来越多的芯片厂商需要的不只是IP,更是不同IP的打包服务,从而满足多样化需求。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安谋科技“核芯动力”自研XPU产品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安谋科技将XPU定义为开放的智能数据流融合计算平台,根据场景重新定义融合计算架构,既可以在CPU OS层面与Arm架构继续兼容,也可以在数据流处理上基于xDSA新架构的高性能处理能力,向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包括新的指令集、处理器IP、系统软件等。高效的、定制化的服务将更好地服务于各类芯片厂商。

  “我们公司的整个战略很简单,就是双轮驱动,第一个就是我们继续支持Arm技术本土化,第二个就是打造自己的根技术,打造新一代的技术标准和生态系统。”吴雄昂表示。

  在“双轮驱动”战略中,CPU兼容传统的、代表国际标准的Arm架构,与全新的、可定制化的自研架构XPU一起,相互支撑,协同发展,向产业提供多样化、智能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中国芯片产业换道超车,持续发展。

  算力升级下的选择

  一直以来,安谋科技对XPU、开源的关注,与市场对新算力的需求脱不开关系。iPhone从第一代到iPhone13,芯片算力提升了300多倍,全世界对算力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吴雄昂认为,中国的芯片行业在人工智能应用上走得非常快,但是在核心算力上还是处于弱势。

  “起初在PC时代,CPU足以满足我们的日常所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由PC计算、智能手机、服务器、Web2.0共同产生,GPU开始崭露头角,计算开始进入CPU+GPU联合主导的时期。到今天,AI、5G、IoT等技术的出现,推动着市场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算力也正越来越多地从CPU、GPU转为由NPU来提供。”吴雄昂解释称,对新算力的需求增长,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疫情后芯片短缺的情况。

  他认为,计算需求的提升使得产能不够,地缘政治层面供应链的本土化和疫情之后,居家对智能芯片的更高需求都加剧了这一状况,但关键还是核心技术和人才,产能只是周期性的问题。

  如今,在汽车、云计算、IoT、区块链、元宇宙、智能生活、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中,数据形态复杂化多元化,传统的、单一的架构无法独立完成海量数据的处理,超域计算开始成为新的趋势,由XPU主导的时代即将来临。

  其中,NPU作为在处理新类型数据流方面效率远高于CPU和GPU的处理器,是安谋科技的重点研发方向。在吴雄昂看来,未来NPU的发展空间应该会超过CPU。“像自动驾驶领域,往往需要十几个摄像头和雷达等采集数据和传递信息,这就需要有足够高的效率,不用NPU技术很难实现。现在市场上的主流自动驾驶芯片厂商,比如高通、英伟达、特斯拉、华为,其自动驾驶芯片里面都有NPU技术。在未来进一步的智能化、自动化趋势下,NPU是一个核心技术,它的空间会和CPU、GPU一样大,甚至会超过它们,这是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开源与共赢

  目前,开源已经成为各种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通过开源,汇集全球开发者的智慧,加速推动技术落地。因此,安谋科技也开始积极推进开源。

  7月15日,安谋科技联合包括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中兴微电子、TCL集团工研院、全志科技、瑞芯微电子、长安汽车研究院、前海七剑在内的多家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智能计算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Open NPU Innovation Alliance, ONIA),并同步推出全球首个开源神经网络处理器指令集架构(NPU ISA)。

  “我们结合了产学研,希望通过开源的方式,把核心技术和标准开放给整个产业。”吴雄昂表示,安谋科技做NPU技术的相关团队在2018年只有二十多人,到现在已经超过100人,这种对核心技术的投入,对一个芯片公司来说是非常大的。希望通过开源加上技术授权合作的开放模式,能够显著降低芯片企业研发的成本,降低核心技术的进入门槛,实现共同发展。

  “我们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我们在NPU技术上的贡献,怎么样去建立生态系统,怎么推动产业发展一起协同开放创新,这些是我们要思考的。”吴雄昂认为,开源降低芯片企业的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一定程度上也会帮助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本的支持。

  在他看来,芯片行业目前面临的困难来自于几个方面,一个是产业链非常长,一颗芯片从设计到流片直至量产的开发周期很长,核心技术的回报短则1-2年,长则达5-6年甚至更久,而资本往往没有这个耐心。另一个核心的困难来自于人才的短缺,芯片行业培养一个成熟的技术人才至少需要6-8年时间。“正如我常提到的‘三代理论’那样,刚进入芯片研发的应届生不论背景多优秀智商多高,都要经历三代产品的历练,才真正能够独当一面。”吴雄昂认为,人才培养周期长、储备不足是目前芯片行业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另外,生态碎片化也是行业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新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随着时间推移,缺乏统一的标准通常会对产业的发展形成阻碍。长期来看,生态统一、由市场份额最大的架构来引领行业,才会使效率达到最高 。如果这个架构又是开放的,授权给整个产业使用的话,我相信它肯定会极大地推动产业发展。”对此, 吴雄昂表示,借助于ONIA(智能计算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安谋科技承担起了破除行业生态“碎片化”这一重任,相信NPU ISA的全球开源将为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创造核芯价值。

  本文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陶力 实习生董静怡 上海报道,已获授权转载。

神经网络执行芯片做的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