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车企“害怕的”or“想要的”,正是华为的这项能力?

2021-12-19 07:14:00

今年上半年,网络上有报道称,华为正在尝试收购本土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部门,后续又有相关报道将华为的目标指向了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旗下的电动车品牌极狐ARCFOX。为此,5月24日,华为专门发布了一则《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声明》,不仅澄清了不实传言,并再一次重申:华为不造车。


图源:华为

为与智慧网联汽车

实际上,早在2019年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题为《迎接汽车产业与ICT产业的融合》的演讲中就指出,汽车产业正在把ICT技术定位为新的主导性汽车技术,华为致力于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但在国内科技大厂纷纷下场造车的时代,华为被传要造车也是正常的,毕竟从技术和资金方面来看,华为都有能力进入这个领域。

虽然华为不造车,但现在市面上已经有搭载华为技术和产品的汽车在销售。比如沃尔沃XC40 RECHARGE、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和华为智选赛力斯SF5等。

沃尔沃XC40 RECHARGE是沃尔沃推出的首款纯电动紧凑型SUV,搭载了HMS for Car华为智慧车载解决方案,包含华为应用市场、华为快应用、华为智慧助手等功能。

图源:沃尔沃在华为应用市场的官方介绍中,有35款应用,覆盖出行、资讯、生活等16个品类,无需下载,即点即用。

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是极狐品牌和华为联合打造,根据华为官方的信息,阿尔法S华为HI版搭载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能够做到市区1000km无干预的自动驾驶。华为于2020年10月正式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

华为智选赛力斯SF5也是华为和与赛力斯合作打造的,这台车上面的华为技术包括DriveONE三合一电驱系统和HiCar智能车载系统。

根据官网介绍,华为DriveONE 三合一电驱动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集成了电机控制器(MCU)、电机和减速器,系列化产品适配A0~C级车型需求。这个系统的主要优势包括3kW/kg超高密、88% NEDC效率和78dB超静音等。

DriveONE 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图源:华为
除了上述几家,大家较为熟知的还有大众集团和华为的专利许可协议;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产品;长城汽车部分车型也支持华为的HiCar功能;以及广汽与华为合作生产的AH8系列,将具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新车将于2023年上市。

智慧组织赋能造车

通过上述案例能够大致地看出,华为不造车,但是能够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的软硬件系统。

在上汽集团老总陈虹看来,华为掌握了智能网联汽车的灵魂,与华为合作的车企在这方面会有不思进取的风险。

灵魂这一词太过于玄妙了,如果要换一种表达方式,该如何描述呢?前华为后备干部系主任、华为“蓝血十杰”之一的胡赛雄将其定义为智慧组织能力。 胡赛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智能组织具备几个特性,首先是柔性的,其次是开源的,第三是分布式管理,第四是末端灵活。

在解释“柔性”一词时,胡赛雄指出,“智能汽车按照现在的定义来说,已经不仅是一辆车的概念,我的理解是人跟外部世界交互移动的智能终端。从人工驾驶到无人驾驶,需要将小概率事件都考虑到。因此,车企以前是精益制造的体系,以后是柔性制造体系。”

华为的开源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华为已经把鸿蒙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华为欧拉同样是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胡赛雄认为,华为实际上从组织架构上就是一个开源的模式,客户在哪里,边界就划在哪里。

分布式一词我们更多是在计算和网络系统中看到,胡赛雄将其用到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实际上就是指华为将业务模块化,并形成单独的责任中心,以形成分布式管理的架构。翻看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架构,目前已经分化成涵盖架构设计与集成战略部、战略业务发展部、政策与标准专利部、Marketing部门的前台部门;中台部门是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车云的MDC产品部;质量与运营部则组成了后台部门。

在分布式管理架构之外,胡赛雄认为华为分管部门以及更下面的业务部门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前台部门不断把诉求传回中后台,然后中后台通过管理体系、数据体系,向前台响应。我认为,后面组织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前端的组织不断去捕捉外部变化和需求,而后端组织要从管控型,向服务型转变。”他对此表示。

因此,总结而言,华为不仅提供了智能网联汽车需要的丰富的软硬件方案,并且在ICT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可以非常灵活地响应车企的定制化诉求。在产品之外,华为可以配合车企形成柔性的智慧组织,这种合作是非常深入的,需要开诚布公。

当然,肯定也会有一些车企老总担忧,害怕自己的企业失去在智能化、网联化方案的进取心,因为华为确实对于车企而言是一条优势明显的“捷径”。

不过,在看到胡赛雄另一句话之后,那些想要追随上汽步伐的车企也要深度思考。“你要生产智能汽车,你是非智能组织、非智能实体,能生产出智能汽车出来吗?”这对车企而言同样是灵魂拷问,市场窗口、资金、技术、供应链伙伴等多方面因素是否能够帮助自己变成智慧组织。很显然,这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本土部门能力目标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