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华为自研OLED驱动芯片已完成试产,工艺、交付时间、产能、客户相继曝光

2021-07-20 09:53:00

产业链最新消息称,华为海思首款柔性OLED驱动芯片进入试产阶段,采用 40nm 制程工艺,预计今年年底即可正式向供应商完成量产交付,计划明年上半年正式实现规模量产,预计月产能200~300 片晶圆。
 
此外,有知情人士爆料称,此次华为首款自研的OLED驱动芯片除了全面导入到华为旗下的产品中,同时样品已经送给京东方、荣耀进行测试。
 
自OLED面板产品面市以来,在市场应用中迅速获得好评,相较于传统色彩鲜艳、动态范围广、亮度高、寿命长、工作稳定的LED,OLED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字母,但却展示出很多不一样的性能特色。
 
OLED又称有机发光二极管,在显示过程中,OLED并不需要背光板,通过电流驱动有机薄膜本身来发光的,OLED面板发出的光可为红、绿、蓝、白等单色,进而达到全彩的效果。此外,OLED还具有对比度高、画质均匀、视角广、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手机、可穿戴产品、VR等中小尺寸面板市场证明自己之后,目前OLED电视也成为了市场主流,展现出来的优质画质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图源:华为官网截图 
要让OLED显示面板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驱动芯片是不可或缺的。驱动芯片被认为是OLED面板的“大脑”,电流参数就是影响其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驱动控制芯片所能支持的像素分辨率、接口类型和其他功能性指标也决定了OLED面板的应用场景。
 
然而,目前大陆厂商在OLED驱动芯片方面还很薄弱。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OLED驱动芯片的市场份额主要掌握在韩系厂商的手中,其中以三星份额最大,达到了过半的市占比。过往,三星OLED驱动芯片+三星OLED显示面板的模式在消费型市场里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三星较为赚钱的几大业务之一。就以智能手机iPhone 12为例,据日本调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logy Solutions估算,其OLED面板的价格预估为每张70美元,占到零部件成本总额的约20%,是价格最高的手机元器件之一。
 
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美政府对于华为的限制逐步深入,除了广泛为人所熟知的晶圆代工以外,OLED驱动芯片的供应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同时,在本轮全球缺芯的大潮下,OLED驱动芯片也没能幸免。市场统计数据显示,由于产能紧张,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OLED驱动芯片价格的涨幅达到20%。
 
华为很早就开始关注OLED驱动芯片市场。根据此前的报道,华为自2018年开始尝试自研OLED驱动芯片,在2019年成立了相关的业务部门,正式进军屏幕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到了2020年下半年,有知情人士爆料称,华为在OLED驱动芯片上已经实现了流片成功。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华为的战略也是有选择性的。UBI Research预计,OLED正朝着曲面到可折叠再到可卷曲的方向发展,到2023年,柔性OLED产量将达到3.53亿片。目前刚性OLED显示驱动已经被上面提到的韩系以及我国台湾几家厂商垄断,包括Samsung LSI、MagnaChip、Silicon Works和联咏。华为自研柔性OLED驱动芯片顺应了市场大趋势。
 
此次华为自研的OLED驱动芯片采用40nm工艺,是目前OLED驱动芯片的主流工艺之一。不过,目前韩系厂商已经开始推动OLED驱动芯片的制造工艺从40nm到28nm。当然,目前国内在28nm工艺上的量产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以华为的研发能力,有很大的机会迎头赶上。
 
当前,注意到国内在OLED驱动芯片被“卡脖子”的不仅华为一家。此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智路资本(Wise Road Capital)向目前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韩国企业Magnachip发出了收购邀约,希望能够以14亿美金的价格对其进行收购。然而,这笔交易被美政府搅黄,导致韩国目前已经将OLED驱动技术归为国家核心技术。
 
从这个维度看,智路资本不太可能再一次导演安世半导体收购的壮举,想要有国产的OLED驱动芯片,自研是唯一的可能性路径。
 
在华为之前,中颖电子已经在OELD驱动芯片方面有产品供应。根据中颖电子《2020年年度报告全文》显示,AMOLED驱动芯片业务是中颖电子第四大业务板块,排在是锂电池管理、家电主控、电机控制业务之后。
 图源:中颖电子《2020年年度报告全文》 图源:中颖电子《2020年年度报告全文》 
 
中颖电子财报中有一句话揭露出目前大陆厂商在OLED驱动芯片上面存在严重的供应不足。中颖电子提到,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客户需求也远大于公司实现的销售供应量。电子发烧友记者向业内人士进行了求证,他表示,目前包括中颖电子在内的几家大陆厂商(还有集创北方、富满电子等)都传出有OLED驱动芯片的消息,中颖电子也在财报中有提到,但这几家量产能力还不行,似乎都没有跑过12寸晶圆产线。这对产品即将规模量产的华为而言是好消息。

芯片试产客户交付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