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新一轮元器件涨价潮来临 需求真有那么大吗?

2021-03-04 08:54:00

电子发烧友报道(文/黄山明)从3月1日开始,厚声、Rubycon(红宝石)、士兰微、国巨等知名半导体大厂,正式开启调价。其中国巨调涨幅度达到15-25%,厚声调涨幅度也达到20%。在晶圆产能持续紧张的当下,新的涨价浪潮或将到来。

这已经并非今年第一轮的调价,在1月份,包括华润微、汇顶科技、意法半导体、Microchip、恩智浦等在内的多家半导体厂商发布涨价函,涨幅平均在10%-20%之间。短期内的二次调价,也让市场中紧张情绪进一步蔓延。

原材料上涨带动元器件成本上扬

扬杰电子营销总经理陈润生在电子发烧友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半导体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比较厉害,比如大宗金属铜价在持续攀升,导致铜框架成本较去年上升了20~30%,芯片因为FAB厂的产能紧张成本平均上涨了20%以上,塑封料从去年到现在也在不断上调价格,涨价幅度也在10~20%。

合科泰营销中心总监翟书秦认为,全球疫情持续不息,打破了全球供应链结构,也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格局。其次,全球量化宽松的自救行动,搅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扬,需求增加和材料上涨同时并行带动了半导体行业的涨价行情。

伦敦LME铜价|金投网

从市场行情来看,伦敦LME铜价一路飙涨,目前已经突破了每公吨9000美元,创下9年来新高。作为元器件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铜价大涨也将传导至下游分立器件成本上升。此外价格上涨的材料还有环氧树脂、硅片等,都在不断拉升器件的成本。

针对今年第二轮价格的调涨,翟书秦表示,前者属于2020年全球疫情影响改变消费市场结构,推动居家等电子产品需求陡增,疫情期间上游工厂稼动率低,部分材料供应不足,分销商惜售等因素产生需求驱动的价格上扬。最近市场波动主要受大宗商品材料涨价,成本驱动的市场波动,调价频率高说明利润空间无法覆盖其公司产出的成本,虽然每家公司的制造成本不同,短期调价会因公司不同而异,价格依然会受材料成本的上扬趋势影响,但长期来看涨价趋势能走多远会因市场需求量变化。

国内企业供货仍处于可控状态

而在晶圆方面,由于产能持续紧缺,产线并没有那么快建立,因此厂商会优先选择制造利润较高的。伯恩半导体副总经理张磊认为,如MOS管近期价格上涨,是由于产线优先供给利润更高的器件生产,如集成电路,这就挤占了MOS管的产能。可以认为如今涨价的器件,是过去基本没有多少利润的产品。

原材料价格上升,以及晶圆产能紧缺都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除了价格以外,影响最大的是货物的交期。张磊表示,伯恩半导体此前交期在2~4周,如今交期已经延长到了4~6周,而个别的型号,由于产能满载,有钱也已经买不到了。

瑞能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市场产品经理谢丰表示,对于瑞能而言,在当前局势下供货周期略微有所拉长,但依然处于可控状态。许多国外的厂商,供货周期最长已经拉至54周。客户只要按照正常流程进行下单,瑞能都能够在16周以内完成供货。

美微科半导体现场应用工程师刘楚金在接受电子发烧友网采访时也表示,目前产品交期也在缓慢拉长,当前的交货周期在14~16周,仍处于可控的范围。此外,美微科也在尽力改善如前产品交货的问题,包括过年鼓励员工上班等。

至于这一轮供货周期以及市场的涨价缺货浪潮何时结束,伯恩半导体表示至少要到5-6月份;扬杰科技认为短期内很难解决上游fab.产能的缺口,2021年是持续看涨的行情;合科泰认为部分产品会持续一段时间, 直到供需差距缩小,新的供给格局更新完成;瑞能则认为直到2021年下半年,整个市场价格才可能会趋于稳定。综合来看,这轮涨价潮可能直到年尾,才会逐渐平息。

市场是否真有如此多的需求?

对于如今元器件市场缺货涨价的浪潮,除了上文所述的晶圆产能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以外。市场到底是否有如此多的需求?同时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中间商,是否有可能有炒货的因素存在?

先来看市场炒货情况,受访企业都有一个共识,不能排除中间商炒货的可能,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炒货商主要集中在一些MCU及被动元器件中,而对于功率器件,如MOS管、IGBT等,由于供应商较多,型号也非常多,如果想要囤积炒货,并不太现实。

o4YBAGBAL9iAKiyUAAGGHSyfokA501.webp


全球半导体规模预测|WSTS

据市场调研机构WSTS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在2021年都会迎来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亚太地区半导体规模将同比上涨8.7%。具体到分立器件,预测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252.92亿美元,同比增长7.2%。

从需求角度来看,张磊表示,目前并没有发现订单相比往年大涨或者翻几倍的情况,所看到的是与往年同期相差不远。最主要仍然是供应不足,由于产业链拉的时间较长,从源头到终端可能需要8个月的时间。从现在向前倒推8个月,正好处于新冠疫情期间,晶圆厂还在砍产能,并没有增加产能。

另一方面,国外复工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包括马来西亚、泰国等。据张磊透露,有马来西亚的客户,一个星期才上一天班,复工率仍然较低。相对而言中国大陆则比较安全,许多订单也从海外转移至中国,但供应却跟不上,因此缺口较大。

谢丰则认为,如今这一轮行情大涨,与2018年不同,2018年市场行情大火,但可以看到中间渠道库存量仍处于较高水平。而如今从整个通路来看,渠道库存量相对较低,这可以证明终端客户的确有较强的需求,因此才会把货拉走或者用掉,这也证明行业处于一个良性的变化当中。同时从营业额来看,瑞能在2020年的销售额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从整个产业链角度来看,陈润生表示:“目前由于疫情的长期影响,部分国际同行的海外产能受限制,国内市场又面临国产化的大风口,加上客户担心原材料短缺的风险,导致客户端下单前置,备单的情况也很普遍,所以我们也需要理性地分析客户的需求,我们的各产品线PM会根据市场需求调研情况,尤其是国产化的机会,结合现在的实际订单需求进行相应的扩产规划。”

缺货涨价给了国内厂商打入供应链的契机

由于国外厂商复工情况较差,交货周期拉长,迫使企业不得不考虑选择其他的备用方案,保证自己的供应链安全,这也给了国内半导体企业打入大厂供应链的机会。

如瑞能是立足于中国的一个国际品牌,谢丰表示,瑞能有一些国际客户过去可能更多会使用国际大厂的产品,瑞能份额占比较小。但从去年开始,瑞能的份额已经有所提升,客户更加积极的引入使用更多的产品。

陈润生也表示,扬杰电子早在2017年就已经捕捉到了这个市场机会,扬杰根据不同行业客户对国产化的迫切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列出了扬杰电子目标客户机会点,提前布局产品/产能等,这对过去几年包括未来扬杰电子的营业额成长确实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当前的缺货和涨价潮,对于国产品牌来说确实也是一次良机。器件国产化、构建本土安全供应链已经成为国内众多终端客户的公司战略,扬杰电子作为国内功率器件的领先品牌,从晶圆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IDM模式、丰富的产品线以及不断扩充的产能规模,确实给扬杰带来了很多国产化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些厂商在产品上已经能够完成对产品的替换需求,如美微科半导体,据刘楚金介绍,除了一些较偏,或者性能要求极高的产品,已经能够提供大部分在家电、消费、工业上的分立器件,并且与国际大厂产品性能相差无几。

不过张磊认为,国内企业在消费电子领域渗透率较快,但在新能源汽车电子这一块,可能步伐较慢。一个是由于汽车电子器件需要过车规级测试,而测试费用较为昂贵,每次达到60万左右;另一个原因则是新能源市场刚刚起步,与其他行业相比规模并不大,但要求极高,同时测试认证费用也比较高,因此平摊下来成本较高,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这就需要看公司自身的策略需要了。

因此企业对于国内半导体厂商会有一定的要求,从几位受访者共识来看,对于厂商选择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对于企业而言,产品质量才是优先考虑的;二是产品种类足够丰富,便于客户的替代选型;三是供应链的稳定性,可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供应链都保证较强的柔性,快速交付,支持客户的动态需求。

其他还有企业的品牌、服务等因素,也是选择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对于功率器件而言,将损耗做到更低,同样也是一个优势。

当然,这些都需要工程师们勇于尝试才能实现,翟书秦表示,目前国内客户面对国产产品和欧美系、日韩系、台系产品之间的选择,很多客户都在测试,使用国产产品,结果发现国产产品也很好,而且价格也很漂亮。并没有那么恐怖,只有敢于尝试才能打破僵局,才会拥有创新的因子。为勇敢中国工程师们点赞,客户的信任就是国产半导体加倍努力前进的动力。

企业对下游厂商的一些话

在当前的市场局面,有许多中间商或者终端厂商都迫切的想要寻找到货源,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又该如何去做一些规划?

刘楚金表示,建议客户有一个长远的眼光,不能有需求了才和厂商来谈。需要尽早的去做计划,如自己需要生产多少产品,就能明晰有多少需求,如果半个月不够,就提前数个月提前将需求列出来,提前做好规划。

谢丰也表示,希望客户能够提供一个较为准确的预测单,这可以让厂商做好生产上的安排;此外,也希望客户能够更加的开放,能够尝试使用国产品牌,这也能够促进供应商对技术进行升级换代。

同时,国内的半导体企业也希望终端厂商能够尽量平等的对待国内外企业,张磊表示,希望终端厂商不要到有产能的时候,拼命压低供应商的价格,没有产能的时候,让国内供应商尽快交货。

张磊还表示,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同样规格、同样性能的器件,国内的产品更便宜。但许多客户认为国内厂商就应该卖很低的低价,其实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一分钱一分货,好的品质都是用钱买来的。假如给国产厂商的价格能够给达到国外品牌的2/3,国产厂商也能做出同样高品质高可靠性的产品。

伯恩半导体也是走IDM模式,从晶圆设计,流片到封测自主可控全产业链,力求用美丽的价格给客户提供高可靠性高品质的产品。如今到2021年,许多国内企业的技术、产品已经逐渐追赶上来,不能老认为国内货就是价格低,质量差,国内货就应该卖低价。国产也可以做的很好,也可以提供高品质高可靠性的产品,希望国内客户能多给国内厂商机会,大家通力合作。

谢丰也认为,产品质量与价格成为一个正比,如果要保证很好的质量,便会在生产中投入更好的材料,在生产中间进行更多的监控,这都会反映在产品的成本上面。虽然国内产品具备一定的工业灵活性以及价格灵活性,但想要生产出与国际品牌性能相近或一致的产品,也需要企业投入相当的资源。

因此,本着对国内半导体行业的良性发展,持续让国内企业做到技术上的更新换代,还是希望与客户做一些较为积极的沟通,价格放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这样才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小结

当前半导体元器件市场普遍上涨,主要是由于上游晶圆产能持续不足,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根据业内的第三方机构预测,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计会成长11%左右,涨价潮预计将持续至年末。

同时,随着海外产品交期拉长,也给了国内半导体企业良好的契机打入大厂产业链当中。不过厂商也希望,尽可能将国内外厂商一视同仁,不要一味的压价,这才能让整个行业进入良性的发展。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需求涨幅中国紧张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