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区块链在政务领域的应用

2021-01-14 09:54:00

区块链在政务领域的应用

据互链脉搏研究院统计,2019上半年全球共披露408个区块链落地项目,下半年披露437项,每月平均披露约70项。世界范围内,中国区块链落地应用数量最多,共400项,占2019全年总数的47%。中国落地应用以政务类为主,共142项,占比36%。由此可见,中国在区块链+智慧政务领域的布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当前,区块链在政务领域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数据共享类、电子证照类、电子票据类、业务协作类、司法存证类、资金监管类以及数字身份类等。由于政务服务更多是为其他行业提供服务,因此,通常会形成以政府为监管方和信任背书的辐射到多行业、多领域的区块链应用服务。

下面,我们分别对几类政务领域的应用模式和典型案例进行介绍。

数据共享:

长期以来,敏感数据的安全问题和数据确权问题制约了数据的共享。数据的潜在价值很高,复制成本很低,数据泄露行为又难以追溯,这些都阻碍了数据资产化。区块链技术作为可信底层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分布式数据存储与共享,对数据共享全程进行监控,明确各机构数据主权和权责范围,为数据共享提供可信的平台,保障隐私侵权行为的可追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多方计算模型的应用,可以确保数据在不出库的前提下进行安全共享,进一步加强了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政务数据共享、政企数据互联,可以深度挖掘数据潜在价值,促进政府跨机构、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互通和业务协作,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降低维护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

全国公积金数据共享平台是区块链在数据共享方向的一个典型应用案例,住建部基于国产自主可控底层联盟链平台研发的“公积金数据共享平台”,快速实现联通全国将近500个城市的公积金中心,每日有超过5000万条业务数据进行上链共识,实现了跨城市的公积金数据共享,极大方便了市民异地公积金存取及个税抵扣业务办理。

电子证照: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照为市民线上办理业务提供了便捷。当前,市民在进行业务办理时通常需要提交多项纸质材料或电子版文档,使用纸质证明流程繁琐且不便保存。基于区块链技术多方维护和实时共享的特性,打造维护在各颁证机构的电子证照库,通过区块链打通各机构系统,使所有者可以线上调用和授权电子证照。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照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由颁发机构直接维护电子证照,确保证照的有效性;第二,电子证照更多以授权验证的形式使用,安全便捷,例如在购房进行户籍证明时,只需证明本地户籍而无需提供其他户籍信息;第三,证照拥有者成为证照使用的主体,电子证照的使用都需要其所有者亲自授权,通过区块链记录电子证照的使用行为,便于事后溯源与追责。

深圳市统一政务服务app“i深圳”集成了区块链电子证照应用平台,目前已经上线了24类常用电子证照,北京东城区也在试行区块链电子证照的应用。区块链电子证照的应用仍处于试点阶段,区块链电子证照的全面推行还有赖于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不断完善以及民众对区块链认识的不断加强。

电子票据:

纸质票据和电子票据在使用和验证过程中存在不便保存、验证复杂、二次报销等问题。通过区块链技术串联多部门、多机构之间票据的生成、存储、流转等信息,票据产生和使用的全过程变化状态存储至区块链上,由各开票机构加盖电子签章,保证电子票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为参与机构打造实时查看和追溯票据信息的可信基础设施,极大地便利了票据使用者,也减轻了票据开具、审计的大量工作。对于票据信息的安全性,区块链上的所有票据数据均为加密存储,贯穿于电子票据流转和使用的各业务场景中,授信访问模式保障了票据持有人的隐私安全。

深圳市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是电子票据应用案例之一,由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推出的“区块链电子发票”,实现了开票的加密处理,通过资金流与发票流的合二为一,实现了“交易即开票,开票即报销”,目前累计开具发票已超过1000万张,总开票金额达70亿元。浙江省也于2019年上线了区块链电子票据平台,实现了医保报销凭证开具和报销的线上化。

业务协作:

政府部门大多审批工作涉及跨部门协作,当前业务办理通常以办事者为主导,需到各部门开具材料证明。我国政府推进网上办事、单窗通办等业务办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但其材料审核的难度和工作量依然很大。基于区块链进行业务模式改造,打通各部门业务系统,形成一个安全可信的共享网络,通过业务互联和数据互通,优化政府服务流程,精简业务审核模式,为办事民众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服务。

司法存证: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即时性,很多电子证据难以即时采集、有效固证和验证真伪。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电子证据的取证、存证、固证和验证,对存证和取证各个环节的详细信息进行全面记录和及时共识,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不可伪造和不可篡改的优势,确保司法证据拥有较强的法律效力,为电子网站的司法监管提供了有力手段。

最高人民法院建设的“人民法院司法区块链统一平台”,联合了多个地方法院、国家授时中心、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等,利用区块链技术防伪造、防篡改的优势,降低了电子数据的存证成本,加强对电子证据的认证,目前已完成超过1.8亿条数据上链存证固证,并支持链上取证核验。趣链科技为浙江省市场监督局打造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据平台,对接各大监测系统和取证系统,将采集到的违法违规的电子证据及时固化,为后续司法有效性校验提供有效支持,为其在电子商务市场监管方面提供证据固定和采集的有效手段,助力市场监督局电子商务市场监督与信用体系建设。

资金监管:

传统建筑工程行业,工程分包链条长,分包商融资难,如工程款不能及时到位,易造成违约转包、责权不明、资金被挪用、工期延误、工程欠薪等重大风险,对最终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我国劳务工薪市场规模巨大,工人数量众多,因此政府对于工程款项拨付的监管需求迫切。区块链技术可以串联政府监管部门与银行业务系统,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资金划拨的穿透式支付和全链路监管,将数据上链存证,支付链路可查,可有效满足政府部门对工程项目资金监管的需要。

雄安新区管委会将区块链技术与征迁安置工作充分结合,搭建了区块链征拆迁资金数字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区块链上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实现征拆迁测量信息记录、征拆迁项目与合同信息记录、征拆迁资金拨付审批、资金支付结果查询等全流程链上管理,使征迁资金拨付工作公正可信,降低人工操作和校对风险,提升征迁资金拨付效率,增强透明度。

数字身份:

区块链能够为个体、企业、机构等实体创建数字身份,作为现实世界中身份的映射。数字身份信息以公私密钥的形式进行验证和确认,由数字身份对应实体持有私钥,通过验证密钥形式进行确认,如电子证照的授权,电子资产的支付和转让等。数字身份还可以与物联网相结合,对物理实体身份进行标识,对物联网设备的所属主体、基本信息和行为进行确权。

公安部eID数字身份链是区块链在数字身份领域的一次尝试,以eID数字身份为统一的个人身份标识,结合eID电子签名和区块链技术,链接个人各维度数据的数据流通服务平台。公安部eID数字身份链以“保护用户数据前提下实现多个信息系统的数据互通,推动数据流通和开放”为核心理念,以维护个人数据权利为原则,在不做数据整体迁移的情况下完成数据的开放和流通,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的数据资源,快速消除 “信息孤岛”,成为集个人身份认证、签名授权、区块链存证为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

市场监管: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委托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开发建设的“全国网络交易监测平台”,实现了全国电商平台实时交易合规性监管。该平台采用国产自主可控的联盟链技术,将监管平台与各个司法机构形成信息共识节点,对涉嫌违法的商品和监管行为本身实施电子证据保全;利用联盟链的多中心和高可用特性,真正实现了互联网行政管理的“穿透式监管”。

精准扶贫:

中国建设银行采用国产自主可控联盟链平台开展扶贫救助工作,实现救助资金穿透式管理,切实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目前已累积投放精准扶贫贷款1亿余元,有力助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项目通过区块链技术难以篡改、可追溯的特性促进公众监督氛围的形成,解决传统的社会治理过程不够透明、结果缺乏信任等难题,促进各方信息趋于真实,加强对违法行为举证,将现代科技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责任编辑:YYX

区块链项目数据披露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