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燃!2020中国航天高光时刻 凯旋!嫦娥五号返回器回到诞生地

2020-12-18 10:04:00

燃!2020中国航天高光时刻 凯旋!嫦娥五号返回器回到诞生地

点赞!燃!2020中国航天高光时刻;2020年,中国航天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北斗三号,天问一号,嫦娥五号;从一箭双星到一箭十三星,几代航天人辛勤耕耘,永不止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加油,中国航天!

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返回地球。作为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探测器,也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月壤,嫦娥五号为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凯旋!嫦娥五号返回器回到诞生地

12月17日晚8点,一辆军绿色卡车缓缓驶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十六发礼炮依次响起,等候已久的人群发出阵阵欢呼和掌声。卡车上载着的是嫦娥五号返回器,而作为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抓总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是她“诞生”的地方。

带着月球“土特产”,远游的“孩子”回了家。历经约23天、11个飞行阶段后,12月17日凌晨1点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地月往返的能力,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

返回器凌晨着陆,“接力跑”完成冲刺一棒

如果说嫦娥五号的地月之旅是一场接力跑,那降落回收便是最后冲刺一棒。在到达地球5000公里之外时,嫦娥五号轨道器与返回器分离,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独自踏上回家路。在降至距离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嫦娥五号返回器打开降落伞,完成最后减速并保持姿态稳定,随后平稳着陆。负责搜索回收任务的测控与回收系统技术人员及时发现了目标,回收工作有序开展。

和载人飞船相比,嫦娥五号返回器的体积只有飞船返回舱的约1/7,可着陆面积却是载人飞船的16倍。时值隆冬,在冰天雪地的黑夜搜索如此小的目标,难上加难。

不打无准备之仗。针对新特点和新挑战,担任此次搜索任务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索回收分队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最复杂情况,更新改造设备十余套,准备了各种“神器”,还组织进行了多次贴近实战的训练演练。

为确保直升机在目标区域安全降落、地面搜救车辆能顺利抵达,搜索回收分队结合冰雪夜间环境进行了近30次的着陆区地形勘察,开展了3次夜间搜索回收专项训练、1次积雪暗夜极寒条件搜索回收演练、1次大范围着陆偏差和3次全系统综合演练,确保空地协同联合搜救作业万无一失。

在距着陆场万里之外的印度洋上,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所属的远望3号船早已启航出海。由于嫦娥五号返回大气层时,与周围空气剧烈摩擦,导致返回器表面的高温高压电离气体层如剑鞘一般,隔绝其与地面测控站间的通信,形成黑障区。远望3号船的使命,便是在预定海域执行返回器初次再入黑障区附近的遥测、外测、光学测量等测控任务。

“嫦娥五号返回器在通信黑障区的这一跳至关重要,如果跳不起来,返回器会摔得粉碎;如果跳过了,‘嫦娥’可能会逃离大气层,无法二次进入。”随船出海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技术部副主任房新兵形象解释道。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远望3号船在黑暗中牵着嫦娥五号“放风筝”,为返回器穿越黑障区、实施关键一跳牵线搭桥,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同样执行测控任务的,还有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两支活动测控分队。为准确预报返回器落点,精准指引搜索回收分队快速实施回收,他们千里转场,分别在四子王旗着陆场和平均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静候嫦娥五号“回家”。

据介绍,位于四子王旗着陆场的活动测控分队主要承担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段的测控和关键指令发送,以及提供返回器开伞前后的光学实况摄录任务。而另一支活动测控分队已在藏北高原坚守数月,实施返回器遥测接收以及上行遥控任务。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支首次在藏北高原实施测控任务的队伍出色完成了类似于“徒手接子弹”的困难操作。

“打水漂”式返回挑战重重,减速降温有妙招

执行我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返回任务的嫦娥五号是“幸运儿”,她拿到的是地月旅行“往返票”。

能返回的探测器寥寥无几,其中门道颇深。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了俗称“打水漂”的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方式,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呢?

嫦娥五号要安全顺利返回地球,速度和温度是两大关键因素。返回器从月球飞回的速度接近每秒11.2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而此前从近地轨道返回的神舟飞船等航天器速度接近每秒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这每秒3公里多的差距,就像扔石头,同样一块石头,从一楼扔下和从十几层高楼扔下的速度迥异;同理,航天器从数百公里高的近地轨道返回和从38万公里远的月球返回速度差距巨大。此外,高速进入大气层时将摩擦产生剧烈高温,急剧增加的热量也成为嫦娥五号回家路上的“拦路虎”。

如何减速?这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在反复学习、研究美国和苏联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航天器实际情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的轨道设计师们决定借助地球大气层这个航天器再入返回的“天然屏障”,通过空气摩擦产生的阻力减速,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

一出一进,返回器慢了下来。“就像在太空中打水漂,返回器先是高速进入大气层,再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跃回太空,然后再以第一宇宙速度扎入大气层,返回地面,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在15分钟内完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嫦娥五号探测器总体主任设计师孟占峰说。

如何降温?出发时通体雪白,但返回地球时,由于受到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烧灼,嫦娥五号变“黑”了。

“再入的速度提高1倍,再入热量将提高8到9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嫦娥五号探测器结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董彦芝说,如此高的温度,一旦进入返回器的内部,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抗烧蚀成为必攻难关。以放热结构设计为例,总体设计部防热结构设计团队为探测器巧妙设计了一件“贴心防热衣”。针对月球轨道返回热环境、空间环境和重量的要求,提出了不同部位耐烧蚀和隔热的具体需求与指标,从33种新研材料中筛选出了7种防热材料,完成了防热材料的布局和局部防热结构设计,实现了我国由近地轨道再入到深空轨道再入的防热结构设计的跨越。

嫦娥五号带回的“土特产”如何处理

带着月球“土特产”,嫦娥五号奔走38万公里后凯旋。中国成为第三个从月球采样回来的国家,这也是时隔44年后,人类再次把月球样品带回地球。

对探月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嫦娥五号回家意味着此次探月工程任务圆满完成,但对地面应用系统的科学家来说,月球样品的科学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

嫦娥五号共获取了两种月壤样本,分别是利用抓取装置获得的月球表层土壤和利用钻探设备获得的月球表面下约2米深的月岩样本,总重量预计约2公斤。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李春来介绍,此前别国月壤采样点都在纬度30度的范围,而嫦娥五号采样点选择了43度的月海风暴洋东北角的玄武岩区域,这是全新的采样区域。全新的样品研究,对月球表面的风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质演化方面可作出很多科研贡献。

下一步,珍贵的“土特产”将会送到哪里呢?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研究部,我国首个月球样本实验室已“万事俱备”,月球样品的存储、管理和研究工作将在这里进行。

月壤样品呈粉末状,易受到地球物质污染,因此月球样本操作必须极其严谨规范。安全解封,科学处理,妥善存储——这十二个红色大字醒目地张贴在实验室墙上。

安全解封。月球上几乎真空,和地球存在很大压差,安全解封成为摆在科研团队面前的首个难题。据探月工程三期地面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张广良介绍,针对解封在月表真空环境下封装的设备这个难题,他们反复多次进行技术验证,最终设计了一套方案,在真空条件下独立解封罐子,解封后再把样品转移到氮气环境下进行存储和处理。

科学处理。“一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科学的规范和方案,保证结果可信,二是利用最精密仪器进行实验,并且使用最少量的样品展开研究,让样本发挥最大功效。”嫦娥五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副总指挥张洪波说。

妥善存储。据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透露,除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作为月壤主要存储地点外,还将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乡进行异地灾备,以告慰毛主席生前“可上九天揽月”的夙愿。

“土特产”怎么用?李春来介绍称,大部分样品会用于科学研究,在实验室进行长期、系统的月球样品研究工作,包括结构构造、物理特性、化学成份、同位素组成、矿物特点和地质演化等方面。

“取样最主要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另外,为了能早一点与公众见面,我们有一部分样品将入藏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进行科普教育。”吴艳华说,依据国际合作的公约和多边双边的合作协议,中国将发布月球样品和数据管理办法,与有关国家和世界的科学家共享,也有一部分按照国际惯例,可能作为国礼相送。

完成地面处理工作后,嫦娥五号返回器空运至北京开舱,取出样品容器及搭载物。国家航天局将择机举行交接仪式,正式向地面应用系统移交月球样品,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相关工作也将随之启动。

嫦娥五号创造五项“首次”,中国探月六战六捷

十年磨剑,载誉归来。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部曲的收官之战,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研制团队与嫦娥五号相伴了十年之久。“从2011年1月立项,到现在整整十年,一个月不多,一个月不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感叹道。

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首次在地外天体采样与封装;首次在地外天体上点火起飞、精准入轨;首次进行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首次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首次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嫦娥五号为什么要设计得这么“难”?

“我们要把样品拿回来,就必须走这条路。”叶培建说,“我们(探月)搞得比较晚,水平要搞得高一点才行,而且将来要搞载人登月,因此要为载人登月奠定一些基础,摸索一些技术。”

此次嫦娥五号的任务,主要是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但其蕴含的多项技术创新,有着提前探路的考虑。嫦娥五号三大工程目标之一,就是为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奠定一定的人才、技术和物质基础。

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成功获取月球虹湾局部地区1米分辨率影像图,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嫦娥5T作为“探路先锋”完成地球轨道外航天器再入大气层返回验证任务,再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揭开月球背面神秘面纱,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一路向月,六战六捷。

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重大成就。探月工程汇聚了全国包括港澳地区的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团结协作的结果,传承弘扬了中国航天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积淀彰显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求索寰宇开新篇。以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为起点,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在奔火的征程;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工程任务也将按计划陆续实施。

在星际探测的征程上,中国人将继续一步一个脚印,将梦想变为现实,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综合自央视新闻 钛禾产业观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延伸阅读:从NASA到SpaceX:美国商业航天的隐秘往事

(钛禾产业观察该文作者:任友善,编辑:熊文明、刘爱国,数据支持:钛禾产业研究院,头图来自:NASA)

SpaceX用猎鹰 9 火箭,成功将搭乘有 4 名航天员的载人龙飞船(Crew-1 任务)发射升空,驶向国际空间站。Crew-1 任务的圆满完成,意味着美国总算结束了一段耻辱岁月——美国将航天员送往国际空间站,终于不用再求助俄罗斯人。

就在SpaceX执行 Crew-1 任务的 8 天前,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宣布:一旦拜登入主白宫,他就辞职。吉姆·布里登斯廷并非特朗普的铁粉,这也不是NASA局长第一次辞职。他辞职原因很简单,认为自己无法在拜登政府里为NASA争取到最大利益。这背后的一个事实是:表面风光无限的 NASA,背地里却处境尴尬。虽然没有一届美国总统表示要终止航天投入,但都在不断裁减 NASA 的预算。除了钱袋子越来越紧之外,NASA 还屡屡被民众质疑其存在的合法性。政府投资骤减,航天机构只能自寻“钱途”——SpaceX的出现,成为 NASA 打开局面的一把钥匙。

这家被坊间舆论议论为 NASA 私生子、白手套、杀价鲶鱼的私营科技公司,以一个颠覆者的姿态出现,但本质上却更像是一个衣钵继承者。无论如何,SpaceX 或许是 NASA 目前找到的最佳方案。更大范围的商业化是美国航天发展的大势所趋,SpaceX 只是顺势抓住了这个机遇。NASA 诞生至今,经历了从舞台中央到渐隐幕后、从行政机构到“半身入海”、从陷入“声望陷阱”到制造“地球危机”,再借由 SpaceX 打开商业航天的突破口……美国人的航天发展史上,有着众多鲜为人知的隐秘往事。

01、“面子高于一切”

在 NASA 前首席历史学家罗格·劳尼乌斯(Roger Launius)博士的眼里,权力和声望,从 NASA 诞生之初就为这个太空行政机构蒙上了厚重的阴影,经久不散:“权力和声望把 NASA 卷进了一系列问题里,使它要么被过度高估,要么被过度低估。”NASA 缘何陷入权力和声望的陷阱,要从冷战开始讲起。

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 1 号(Sputnik 1),拉开美苏太空竞赛的序幕。在美国看来,苏联人既然拥有了把卫星送入太空的能力,也意味着随时可能把卫星换成核弹头砸向北美大陆,美国国家安全危在旦夕。仅仅几周后,苏联人又发射了第二颗卫星:斯普特尼克 2 号。这颗星比上一颗重量增加了 6 倍,更气人的是,这次苏联还把一只小狗带进了太空。

苏联送狗进太空的宣传画这场史称“斯普特尼克危机”的事件,让美国从媒体到民众、从产业界到政府、从科学家到工程师,举国上下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在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号令下,前纳粹科学家冯·布劳恩率领的陆军弹道导弹局终于在 1958 年初发射了两颗美国卫星上天。但美国人并未因此松一口气,冯·布劳恩本人也坦言:“我们小小的探险者 1 号和先锋 1 号只能在精神上与苏联人的卫星抗衡,而在火箭硬件上,我们差得就更远了。”冷战期间,精神上的抗衡与实力上的较量同样重要。

美国的决策者们担心,斯普特尼克危机对美国人心理上的打击,可能让美国社会在苏联人发起进攻前,就因为恐慌而产生社会骚乱。

太空危机引发美国社会骚乱的历史:

1938 年,哥伦比亚频道“火星人入侵地球”乌龙事件。

广播后,工厂紧急生产防毒面具,孕妇流产报道急剧增多,甚至有人自杀。

尽管现在听上去有些可笑,但保住面子以稳定美国民众的情绪,在当时政府看来是比科技研发、技术应用更紧急的事。国会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全新的政府机构,以领导所有非军事太空行动。1958 年 7 月 29 日,在美国首份国家太空战略发布后 1 个多月后,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美国 85-568 公共法案,成立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就是 NASA。一场斯普特尼克危机,不仅吓出了 DARPA(参见前文:《美国科技“下海”往事》),还吓出了 NASA。

1958 年 NASA 成立后,诞生于 1915 年的 NACA(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也随之解散。

NASA 在随后 20 年里,逐步继承了 NACA 的人力、预算、实验室、情报。

NASA 诞生之初,在军事和民用之间摇摆纠结。艾森豪威尔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前瞻性,他决定将军事和民用航天活动分开进行,让 NASA 主要负责民用空间探索。

对于美国人把军用航天活动和民用航天活动分开的决策,连前苏联太空研究所主任萨格德耶夫也大加赞赏,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前苏联向静地轨道发射首颗通信卫星的时间比美国晚了 10 年:“前苏联就没有这样一个政府性机构, 民用航天永远是军事航天计划的一个小弟弟,这影响了民用航天技术的发展。”虽然艾森豪威尔做了一个在现在看来是明智的决策,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NASA 更多时候需要争气而不是争馒头——冷战产物 NASA,其诞生和存在的首要价值仍然是帮美国人抢夺在世界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

前有苏联人要赶,后有自家人在追,被抢了预算的美国空军,也从 NASA 诞生开始就牢牢盯着它。第二任局长詹姆斯·韦伯(James Webb)对 NASA 的使命毫不讳言,认为 NASA 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持美国人的荣誉:“我对太空没有兴趣,我们在太空烧钱的唯一理由就是击败苏联。”这个烧钱的超级机构组建后,举全国之力上马了三大项目:水星计划、双子星计划和阿波罗计划。

NASA 成立后的三大项目水星和双子星两个计划,美国都未能追赶上苏联人的步伐。而到了阿波罗计划时期,时任总统肯尼迪下令把航天科技提高到“国家威望的象征”来重点发展,他许诺不仅要让美国立刻成为世界第一,还要成为持续、唯一的世界第一(first but, first and, first if, but first period)。投入超过 30 万人、耗资 255 亿美元的阿波罗登月后,NASA 终于完成了“世界第一”的使命。冷战结束后,太空竞赛就此告一段落,NASA 也随即陷入另一种尴尬。荣誉之争在冷战中是 NASA 发展的主要动力,后来却成为了 NASA 艰难转型的绊脚石。

以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PSAC)为代表的美国政界和学界认为,NASA 陷入了“声望陷阱(prestige trap)”里——自成立以来,NASA 就只能以第一的姿态存在。深陷在“持续第一”的声望陷阱里,NASA 在太空探索中的姿态、方法、立场、宣传用语、甚至技术都被戴上了枷锁,实用价值也被排在声望之后。翻译成通俗的话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让后冷战时代的 NASA 不堪重负。

被迫下海的 NASA2011 年,亚特兰蒂斯号返回肯尼迪航天中心后,美国人退役了所有的航天飞机。此后 9 年里,美国的宇航员只能搭乘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进入国际空间站。这一讽刺现象的根源不是因为技术,而是 NASA 存在的合法性饱受民众质疑。NASA 的生存危机、预算危机都来源于此。阿波罗登月之后的太平日子里,NASA 预算开始大幅度滑坡。1969 年美国哈里斯(Harris)民意调查显示:56%的美国人认为阿波罗计划花费过高,64%的人认为 NASA 预算过多——美国人始乱终弃的态度,让 NASA 陷入严重的资金不足。

阿波罗计划历时 11 年,耗费了美国政府天量资金



大批美国民众认为:既然登月成功,成为世界第一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把纳税人的钱砸给 NASA 呢?用这些钱来解决更紧急的医疗、教育、基础设施问题不好吗?在民主投票机制下,每一届总统想要获选或连任,就必须迁就民意,对 NASA 的预算挥起大镰刀。但是总统们也深知发展太空技术的意义并不止于眼前,尼克松就曾在被迫砍掉 NASA 预算后,又充满愧疚地说:“我深知 NASA 的战略意义远远超过它所拥有的预算。”NASA 尝试过建构一些合法性,好让政府和民众同意它增加预算。第一个尝试是努力渲染地球危机——地球不是人类的最终家园,它终将或毁于资源枯竭、或毁于小行星的撞击、或毁于太阳的衰退。

因此,人类必须成为“多行星物种”,必须探索太空。这个论断的主要推手是美国著名天文学家、科幻作家卡尔·萨根(CarlSagan)。在科幻作家的煽动下,好莱坞的编剧导演们也默契配合,以地球灾难为主题的电影风靡一时。NASA 也不失时机地借用美国殖民历史的辉煌,把“太空殖民”这个词搬了出来。卡尔·萨根的论述看起来很科学,人们认同但不买账。太过遥远的危机,遥遥无期的回报,显然打动不了民众为它增加数以亿计的预算。NASA 在建构合法性方面所做的第二个尝试,是努力将航天技术推向民用领域,以此来安抚民众不满,争取更多的民意支持。上世纪 60 年代,阿波罗登月计划总共获得了 3000 多项专利,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受益匪浅。基于载人航天所衍生出的技术,有3万多种民用科技产品诞生——计算机、人工智能、遥感作业等技术的民用转化带动了整个工农业的繁荣。

航天技术所衍生出的民用产品,小到圆珠笔、果珍饮料、魔术贴、铁氟龙不粘锅,大到航天涡轮泵技术和精密控制技术造出的人工心脏、透析机……本世纪初美国宇航局专家曾有过测算,美国在载人航天上的每1美元投入,都能收到9美元的回报。

第二个努力看上去比第一个合理得多,但依然难以说服美国民众。人们提出最普遍的疑问是:

“我们为了得到一口不粘锅,必须要把送人上月球吗?”

从阿波罗计划开始,民众就对NASA的质疑持续不断。其中有三次较为著名的冲突:

第一次冲突爆发在尼克松连任的总统大选期间。20世纪70年代这段时期,正值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高昂,为冷战而生的NASA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为了缓和民众情绪,尼克松先雇佣了一个太空专题小组来研究调查未来的计划。但当时的NASA局长佩恩(Paine)和尼克松一点默契也没有:他继续火上浇油,固执地带人游说这个小组,让他们支持NASA的空间站、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和火星计划。总之,佩恩要大胆地搭建一个前沿的太空交通系统。

这既是NASA和民众矛盾最激烈的一次,也是NASA和总统矛盾最激烈的一次。佩恩的计划被总统顾问团一票否决。削减预算前,尼克松还特意给佩恩打了声招呼:

“你尽管告诉你的手下我有多不情愿,但不得不削预算。我相信空间探索是一个长期事业。”

最终,心有不甘的佩恩在1970年引咎辞职。尼克松出于“做人留一面,日后好相见”的考虑也做出了小小的让步,批准了NASA的可重复航天飞机项目。

实际上,尼克松的顾问约翰·埃利希曼(John Erlichman)后来透露,尼克松此时顶着的压力不止削减预算——而是被要求解散NASA,送航天英雄下岗。

第二次冲突发生在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果已经表明,苏联人虽然在太空赢了好几回合,但却彻底输了国运。

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终止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计划,美国民众也同时掀起了对NASA的批判——冷战都结束了,干嘛还要死要面子活受罪?苏联帝国的轰然坍塌,也让太空竞赛似乎坐实了“劳民伤财”的罪状。

第三次冲突的导火索是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事故。这是NASA有史以来的最大丑闻:为了政治声望,有故障不报,最终眼睁睁看着7名宇航员命丧太空。

这次事件让美国民众对NASA的不满达到顶峰,泄洪一般涌出:他们呼吁剥夺NASA的载人航天权力。最终,时任总统小布什给NASA的航天飞机判了死缓。

他于2004年宣布,NASA将在2010年底送航天飞机退役,并研制新的载人太空舱。同时开启“星座计划”,阶段性推进NASA的月球、火星等太空探索项目,以此来弥补NASA存在的必要性。

小布什勉强维系了NASA的最后尊严,继任总统奥巴马则踢了让NASA“下海”的最后一脚。奥巴马任期内的财政预算十分紧张:一边是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经济疲软和阿富汗战争加剧的财政赤字,另一边是前任总统小布什星座计划挖的预算大坑。

正值奥巴马焦头烂额之时,NASA老朋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CEO诺姆·奥古斯丁(Norm Augustine)的一份报告点醒了国会。这份报告提到的一个重点观点是让复杂、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回到更简单小型的太空舱,将太空运输交给市场化公司,并以商业的方式开展竞争。他在报告中写到:

“这种方法并非没有技术和项目风险,但它有可能降低该系统的运营成本,并有可能将美国进入近地轨道的时间加速一年左右。我们建议为这项服务建立一个新的竞争机制,大公司和小公司都可以参与进来。”

2010年,奥巴马在演讲中正式认可商业航天公司的努力:宣布终止星座计划,以私营企业为主力,发展低轨载人航天与国际空间站计划。

结果皆大欢喜——政府不用再头疼预算、私营航天公司从灰色地带正式登堂入室、NASA从“声望陷阱”中解脱、民众对商业公司更接地气的经营模式表示赞许。

斯普特尼克危机62年后,美国政界、商界、民众终于再一次在航天问题上达成一致。

三、顺流而上的SpaceX

NASA的改革,给濒临破产的埃隆·马斯克送来了甘霖。除了发射订单外,NASA的大量技术、人才、政策开始源源不断地支援这家私营企业。

NASA也乐于配合私营企业的商业故事。从贝佐斯的“重返月球”,到马斯克的“殖民火星”,背后常常是企业和NASA之间的双簧戏。NASA的主流科学家长期在媒体上与马斯克一唱一和:

“火星有一天会成为家园,并且有可能成为旅游圣地。”

NASA和商业航天企业互动,都由商业船员与货物项目办公室(C3PO)进行运作。政府、NASA、SpaceX,三者关系时好时坏,民众和舆论则更关注发射的成败。NASA一直为端平政府、军方、商业、民众四碗水操碎了心。

(综合自央视新闻 钛禾产业观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刻凯旋取样三号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