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全面屏手机到底是创新还是噱头?

2020-11-20 17:34:00

全面屏手机到底是创新还是噱头?

没人希望智能手机的变化停下来。

然而事实是,由于全面屏,手机的形态从来没有变得像现在这么单一过,尤其是2020年智能手机的形态似乎只停留在了屏幕尺寸、刘海和摄像头排布上。“异类”越来越少,并不是什么好现象。

现在OPPO要来充当这个“异类”了。

在OPPO本周召开的一场主题为“跃迁·致善”的未来科技大会上,一款OPPO X 2021卷轴屏概念机的亮相,是否也同样激起了你们内心的涟漪呢?

事实上,除了OPPO之外,几大国产手机厂商对手机新形态方面的探索都在变得更为积极,这可能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全面屏的代价

2020年了,还有必要再讨论全面屏手机形态吗?挖孔屏已经成了固定模式,宣传的方向也非常有默契的从形态转到了屏幕素质上。这一现象的背后,归根结底,不是行业已经放弃了真全面屏的追求,而是认清了要为此付出的代价。

前两年,我们看到了OPPO Find X和vivo NEX借助升降电机结构,将摄像头隐藏在手机内部;小米MIX3、荣耀Magic 2,靠磁性滑盖上下推动;甚至还有直接增加一块屏幕的努比亚X和vivo NEX双屏版……

不过这样的变化就像一条抛物线,被折叠屏手机带到顶点后就一路向下。今年,如果你想买个5G手机,排除一两款上万块的折叠屏,剩下的几乎每家的产品都长得差不多,息屏之后将这些手机正面朝上放在一起,相信很多人都无法分清是什么型号。

为什么这些变化在2018年后就越来越少了呢?因为无论是升降摄像头、滑盖式设计还是双屏,背后带来的重量提升,以及内部空间的占用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5G时代更为突出。所以,目前5G手机形态上的一潭死水,不是因为需求已经被满足,而是另一种妥协。

创新等于噱头?

9月中旬,LG发布了一款Wing旋转双屏手机,未旋转的时候就是一款直板手机,主屏90度旋转后,整机呈T字造型,背后下方还有一块3.9英寸副屏。旋转屏的特性可以让其实现当年任天堂3DS那样的双屏结合操作。

类似的还有如微软打磨数年、多次跳票的双屏折叠手机Surface Duo,华硕翻转摄像头的ZenFone 7、中兴侧滑镜头手机AXON S,无一例外的都使用了有别于主流市场风格、极具差异化的设计方案,尽管国内没有上市,也引发了海内外不少用户的关注和讨论。

同时,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出自手机已沦为边缘化业务板块的企业,在其他领域它们称得上行业巨头,但在手机领域,就只能叫小众品牌了。

相比大厂,小众品牌更容易做出异类设计并不奇怪,他们在供应链的竞争中原本就具有天然劣势,如果跟着市场潮流走,很难有机会。

而像LG、索尼、夏普这类在上游供应链占据一定位置的企业,它们的这些创新还“夹带私货”,那就是变相炫技自家元器件,比如索尼的Xperia 1带鱼屏、夏普AQUOS的水滴屏。这些都促使他们更愿意从设计差异化来寻求突破,最起码凭借外观还能吸引一些关注。

不过这也导致了一个不太好的结果,每当智能手机中出现了一个异类,很多人都抱着看稀奇、看热闹的心态,虽能有更高的关注,但往往被与噱头挂钩。即便是一个还算不错的设计,也因为品牌太小众,供应链话语权太弱,导致产品设计难以延续。最终,变或不变,成了两边都不讨好。

“OPPO们”图什么

显然,种种桎梏使得多数手机厂商做形态创新尝试的意愿不高,不过如果你对近来几个大厂的动作稍有留意的话,就会发现,越来越多大厂也开始热衷于设计新颖且具有明显差异化的产品了。

比如,在智能手机一体化的趋势下,vivo就来了个逆潮流的设计,上月,vivo带来了一款vivo IFEA概念机,分离式镜头设计,让手机实现了可换镜头的功能。同样,月初的小米开发者大会上,小米也展示了一项全新自研的伸缩式大光圈镜头技术。

手机传感器大底趋势一路狂奔,手机镜头已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因此小米这个体积足够小型化的伸缩式镜头,以及vivo的可换式设计,或许会是未来手机镜头形式的两个潜在发展方向。

而对于大厂的差异化设计而言,最好的例子还是开头提到的OPPO X 2021卷轴屏概念机,在柔性OLED屏幕技术成熟之后,我们似乎只看到了弯曲和折叠两种形式,但OPPO X 2021卷轴屏概念机的精髓,则在于为柔性屏应用提供了另一个方向——无级变化大小。

OPPO在手机内集成了两条名叫Roll Motor动力总成的马达驱动屏幕拉伸,使屏幕能够在6.7~7.4英寸的范围延展变化。

如果再加上三星华为的折叠屏、小米MIX Alpha的环绕屏、努比亚的腕机,目前在柔性屏这个题眼上,各家厂商都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和三星、LG这种本身就是上游厂商不同,来自OPPO、小米这类下游厂商的创新显然更值得赞美。智能手机的十多年历史中,真正算得上改变手机形态的创新,恐怕只有2007年的iPhone和2016年的小米MIX,他们都属于下游厂商。

那下一个会是OPPO吗?回顾过去,OPPO们对于手机形态的探索从未停止,2008年0PPO首款推出首款手机——笑脸手机,就是功能机时代非常特别的存在。2014年具备电动旋转摄像头的OPPO N3发布,不仅极具个性,也让它成为当年Android 阵营最强拍照手机之一。2018年OPPO Find X 的诞生刷新了手机的屏占比上限。

其实不仅是OPPO,当5G+全面屏看似困住手机形态设计的时候,我们看到仍有一些企业在寻求突破,才是更值得欣喜的。

功能机时代,用户对系统UI层面的要求远没有今天这么高,系统软件更无法带来绝对优势,因此,厂商就只能靠外形设计这些外在要素去竞争。而在智能机时代,情况正好相反,谁家的系统优化更好、软件使用更便利,谁就能吸引更多用户。

当智能手机发展已超过十年后,系统已足够成熟,很难在底层做出变化的时候,一些外观形态的革新就是时候去做了。再加上多年的市场耕耘,对供应链的掌控力,以及本身的资本,都足以支持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从厂商角度来看,5G的全面到来正在加速洗牌和重构行业格局,想要继续留在牌桌上并且取得突破,仅靠跟随是没有意义的,创新,即使是试错式创新,也要不断坚持。在2021年到来的前夕,原本因5G市场争夺战变得保守的产品策略,正重新焕发出活力和创造力,明年比行业格局变化更先到来的或许正是手机形态之变。
责任编辑:tzh

智能手机一过形态现象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