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调研|疫情倒逼落地后,AI人脸识别+红外测温还能火爆多久?

2020-03-30 08:30:00


新冠疫情下,非接触的AI智能测温成了最火爆的一类应用,可以支持戴口罩人脸识别,无需近距离接触,在公共交通枢纽、办公园区、超市等人流密集场所,大大提升了检测、通行的效率,甚至可以与大数据平台对接,实现有效的管控。

3月19日,电子发烧友举办了以“口罩人脸识别、智能测温,AI助力抗疫装备升级”的在线直播,邀请了百度AI技术生态部高级产品经理吴延宇、OPEN AI LAB(开放智能)产品总经理孙健峰、智慧眼公共安全技术部经理/公共安全产品总监王飞。有9418名业内人士参与了这场活动,活动期间主要就AI人脸识别+测温方案在疫情防控中的价值、未来的提升空间、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结果分享如下:

一、AI人脸识别+测温方案在疫情防控中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33%的业内人士认为最大价值在于实现了非接触测温,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23%则认为测温效率高,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效率;21%认为与后台大数据平台结合,便于追溯轨迹;13%认为实现了佩戴口罩进行识别测温,更方便安全;10%认为减少了人工投入。

二、现有的人脸识别+测温方案还需要哪些改进?

针对需要改进的方面,31%认为是人脸识别的精度;25%认为需要降低成本;24%认为测温精度;11%认为测温距离;7%认为测温速度;2%认为接口协议有待进一步丰富。

三、看好哪类人脸识别+测温方案的应用?

高达74%的人投票给端云一体化设备,另有26%的人看好单机设备。

四、疫情过后是否看好人脸识别+测温方案长期使用?

81%表示看好人脸识别+测温方案的常态化应用,认为公共卫生安全需要长期注意;有19%的人表示,这只会是疫情期间的短期产物。

五、人脸识别进一步普及主要面临哪些挑战?

36%认为是个人隐私问题,33%表示对数据安全隐患存在担忧,27%认为技术本身有待继续提升,4%则对人脸识别使用的必要性存有疑问。

六、后疫情时代,人脸识别+测温方案能否常态化?

人脸识别+测温方案究竟只是疫情下的短期产物,还是能够常态化存在?未来还有哪些潜在机会?三位嘉宾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智慧眼公共安全技术部经理/公共安全产品总监王飞认为这些设备在疫情之前已经在一些场景中常态化了,只不过是不戴口罩而已,比如海关卫检、边检或医院的一些检验。未来,在海关、边检、医院或是某些重大活动的防控中,他认为这些设备一定是常态化的存在。

在这次疫情当中,人脸识别+测温设备结合大数据实现感染人群的追踪溯源,进行疫情的趋势分析或防控方面,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今年是“新基建”如火如荼的一年,人工智能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未来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OPEN AI LAB(开放智能)产品总经理孙健峰从“戴口罩会不会常态化”谈起,他认为经历了这次疫情后整个社会戴口罩的现象会更突出,特别是在医院、工厂、口岸或其他人流高度密集的场景。戴口罩的人脸识别未来可望成为标配功能,只是由用户来决定是否开启它。另一方面,疫情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非接触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产业化速度,未来都会在一些细分场景下成为标配。

百度AI技术生态部高级产品经理吴延宇从两个角度看待这一问题。首先,即使在常规情况下,测温设备也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军事、建筑等行业的,疫情只是将这类设备推到更广泛的场景中,进入到公众视野而已。另一方面,这类测温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环境干扰问题、精度问题,需要辅助一些策略对硬件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成为标准的功能模块。

他认为从政府公共空间类项目出于战略物资储备的角度,这类设备可能会成为常规的采购项。这可能是一个商业机会,也是安防/泛安防领域厂商需要布局的能力储备。至于普通商业场景下的人脸识别、身份核验,例如社区门禁、楼宇闸机等,测温可能不会成为标配,主要是涉及到设备的成本,还有常规情况下业务的必要性。

观看本场直播精彩回放,请点击:http://webinar.elecfans.com/504.html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号elecfans999.

人脸识别红外多久调研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