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小米“芯”征程

2019-08-08 17:27:00

小米“芯”征程

2019 年初,雷军宣布小米正式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以此作为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

从 AIoT 战略芯片方面的落地情况来看,今年 4 月,小米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松果电子团队进行重组,其中部分团队分拆组建新公司南京大鱼科技,并开始独立融资,专注于半导体领域的 AI 和 IoT 芯片与解决方案的技术研发,而松果将继续专注手机 SoC 芯片研发,此举也是小米将 AIoT 升格为集团战略后的一次重要实践。

回头来看,澎湃系列芯片之所以止步不前或半途而废,很重要的原因应该在于小米在资源、技术实力上均存在不足的情况下,试图靠自身来完成所有的相关研发和设计,因而独立承担了所有的风险。

在吸取了澎湃系列失败的教训,“吃一堑,长一智”的小米,一方面通过重组团队延续在芯片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开始在芯片投资上展开动作。

此时,距离小米上市一年有余,意气风发的雷军在敲响那个重达 200 斤的大铜锣时一定没有想到,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的承诺在如今听起来有些可笑。在过去的一年里,小米频繁进行了 21 次股份回购,股票却仍从每股 17 港元的发行价一路跌到了 9 港元,目前的小米,正面临着股价折半的困境。

在上市一年陷入困局的节点上,小米突然宣布入股芯片独角兽企业——芯原微电子,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芯原微电子目前正在推进科创板上市,小米参投芯原微电子也可以看作是小米在资本市场的一次运作,若有所收益也将反哺小米自研芯片的研发,让业界看到了小米继续在芯片领域发力的信号。

此外,小米在研发方面投入相对较低,一直被业界吐槽,然而,自研手机芯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投资风险较大且回报周期比较漫长。与其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不如投资一家现成的芯片厂商,对于后续小米自研芯片也会有所助力。

对于小米此举,市场上各种猜测不断,甚至开始为澎湃芯片的“复活”进行欢呼。但是,有业界人士认为,根据松果澎湃的发展历程,以及通过对自身技术能力的反思以及数次流片造成的巨额资金消耗来看,小米继续坚持 SoC 芯片研发方向的困难实在太大。

着眼当下,随着 5G 和 IoT 领域的发展以及各大厂商纷纷进军 IoT 业务,小米凭借在消费 IoT 业务的较早布局处于领先位置。小米的优势在于其物联网生态,小米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商之一,这得益于其 IoT 平台,作为小米物联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米借助原先的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打造出小米 IoT 平台。

具有生态优势的小米如今面临的更多的是来自物联网芯片方面的挑战。随着华为凭借海思芯片和鸿蒙系统正在 IoT 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布局,小米要保持其领先优势和未来持续发展,急需对 IoT 芯片业务进行垂直布局。

回到芯原微电子,其擅长的设计领域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和汽车电子等多种终端芯片设计,在 IoT 方面有较多积累,于 AI 芯片和算力上有着深度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判断,小米入股芯原微电子或许并非指向“复活”沉寂已久的澎湃 S 系列 SoC 芯片,而是为了强化在 IoT 领域的布局,为旗下大鱼半导体的下一步研发工作打基础。

相比于手机核心处理器,物联网芯片研发相对容易,攻克的难度和资本压力相对较小。同时,物联网将会是小米下个阶段的发力重点,就其战略地位而言,可能在未来成为继智能手机、智能电视、MIUI和路由器等核心业务之后的另一个核心业务。

通过了解可以发现,实际上小米布局物联网业务已久,在组建大鱼半导体公司之前,小米在 2018 年就推出了 NB-IoT 模组,采用自家松果 NB-IoT 芯片,以及此前小米推出的 Wi-Fi、BLE 等模组,其目的主要是助力完善自己的生态链,补齐自己的通讯技术体系,为自己的物联网生态打下技术基础。


双引擎核心征程小米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