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人脸识别走到了岔路口

2019-07-16 15:07:00

人脸识别走到了岔路口

当垃圾分类的风从南飘向北,西西家所在的小区成了北京首个用上人脸识别智能垃圾筒的试点地。和大家想象的不同,没有强制性要求,也还未和任何信用系统挂钩,这个功能仅作为选项,也可以通过一个按钮开启垃圾桶。

但为了丢垃圾时不脏手,西西注册了,过程很简单,用手机扫描一个指定的二维码,户主名填的是自家狗的名字,留下手机号,录了脸,就完事了。用了半个月,西西觉得很方便,每次离垃圾桶还有半米,摄像头就能识别到她,自动开盖等待被投喂。

除了身份审核和线上支付,去年以来,看病挂号、坐地铁、取快递、领结婚证......人脸识别技术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传言说这样的智能垃圾桶将进行全国推广。而整个人脸识别行业也充斥着一片美好的钱景: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分析报告,预计未来几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均2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2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75.95亿美元。

技术的逐渐渗透中,也出现了一些充满争议性的案例。比如今年5月,为了整治行人随意闯红灯的乱象,山西太原警方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违反规定者的照片会不打码在大屏上曝光一周。还有学校在课堂上用人脸识别记录分析学生表情,摄像头30秒一次对学生进行扫描,能识别出高兴、反感、难过、害怕、惊讶、愤怒和中性7种表情,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后,会计算出一套课堂行为记录反馈给老师。

当类似的事件被频频报道,不少人也在思考,人脸识别技术虽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摄像头无处不在,作为代价,个体的隐私和肖像权也正在遭到忽视甚至伤害。

受到侵犯隐私等方面的舆论指责,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在辨别肤色方面精度很低导致会法律执行难度的增加,今年以来,一些城市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态度变得谨慎。今年5月和7月,旧金山以及萨默维尔市已经通过反监控条例,禁止在公共场合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奥克兰、纽约等城市也在考虑类似禁令。美国最大的警用穿戴式摄像头制造商Axon也宣布,由于识别结果还不够可靠,暂停在摄像头里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当隐私保护被提上日程,微软也在今年6月悄然删除了其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开人脸识别数据库。国内一家互联网巨头公司员工对AI财经社说,他们近期对外宣传时也不太敢提人脸识别。

除了隐私方面的考虑,还有声音认为,在各种生物信息中,人脸识别信息泄漏杀伤力是最大的。就在7月13日的一场金融峰会上,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指出,人脸是暴露在外的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有的技术在3公里之内就能识别人脸,有的机构热衷于把这些新技术用在金融领域,一旦被泄漏和盗刷,是很危险的事情。“有技术也不能滥用,有技术也不能任性。”他强调。

站在岔路口上,一头是技术的突飞猛进,一头是社会对隐私和安全的顾虑,我们要给无处不在的人脸识别技术按下暂停键吗?

寻找一个平衡点

人们如何善用人脸识别技术,这是个尚且还没有明晰答案的新课题。

针对旧金山推出的人脸识别禁令,商汤科技CEO徐立曾对AI财经社等媒体说,他认为核心的问题不是去限制人脸识别的使用,而是要在技术发展早期或者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制定一些标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这些数据,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他认为旧金山只是个例,针对新兴技术出台合适的法律会是未来的趋势,这才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核心。

在旧金山发布人脸识别禁令后,当地一些组织和民众也表达了担忧,因为人脸识别系统对犯罪分子有震慑力,还对寻找走失老年人、儿童等非常适用。而这项立法做得太极端了。

对于人脸识别技术使用的边界,最近在美国政府机构中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7月10日,美国国土安全委员会举行听证会,美国国会议员要求联邦政府全面禁止面部识别技术,导火索是一份公开文件披露,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入境和海关执法局(ICE)的特工在民众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况下,利用国家驾照数据库对数百万美国人进行人脸识别搜查。不过,尽管国会两党议员都对人脸识别的影响表示担忧,但并没有对这一技术的监管问题达成一致。

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文继荣对AI财经社表示,在特定受控的区域内用人脸识别进行身份核实,还是相对比较安全,但在不需要进行身份识别的场合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可能会涉及侵犯隐私以及带来风险。“如果让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监控之下,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比如,作为家长,他反对在课堂上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小孩子听讲时注意力不集中,打个盹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些都被记录下来,对于自尊心强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文继荣也提出,技术本身的发展不应该受限制,重点是如何在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中寻找一个平衡点。他也认为,欧美国家的部分做法有点过于极端,可能会不利于新技术的利用和发展,但国内也需要政策去引导和监督。如何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之下,还给每个人保留一个自己的私人空间,这本身是一个有趣并且值得社会去研究的新课题。

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德良认为,公众不要谈信息色变,除了人内心的情感和直接攸关名誉和尊严的个人信息(比如裸照、性取向、不为人知的重大生理疾病缺陷等),基于正常社会经济交往和治理国家安全的个人信息收集,公开或“泄漏”本身不会给人带来损害,真正带来危害的一定是后续的滥用行为。因此,立法要区分这两类不同性质的个人信息,对于前者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对于后者,主要是防治滥用行为。

他认为,与其一味强调保密、防止泄漏等问题,社会应该聚焦在如何防止这些人脸信息信息被滥用,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才真正具有可操作性,而不是制定一些假大空的条例,也不要因为某些个案否认人脸识别技术給社会带来进步。

去年开始,刘德良起草了一份专家建议稿,重点关注个人生物信息滥用的防治问题,内容围绕如何界定个人信息,什么情况下是滥用,滥用的分类以及如何从民事、行政和刑事立法进行规制,预计今年下半年将会发布。“任何技术都会有风险,不能因为这样我们就去禁止研发,只能趋利避害。”刘德良说。

个人信息的确需要更好的保护。2018年1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报告》,100款App中,多达91款App列出的权限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其中,美图秀秀就遭到“点名”,我们沉浸在修图的时候,它就在悄悄“越界”。

人脸识别已经走到了一个岔路口。什么才是适用和滥用的边界?而相关的立法也正在推进中。今年3月,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发言人张业遂也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起草。

岔路口人脸识别时代机器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