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三星GalaxyS10+评测 一台Galaxy旗舰一台最好的智能手机
2019-07-16 11:04:00
究竟什么才算是一台合格的旗舰手机?对于手机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小米也许会告诉你,极致的性价比就是答案,因为消费者期待在更低的售价区间内获得更好的硬件体验,于是我们看到了小米9,这是当前售价最低廉的高通骁龙855移动平台产品;而OPPO和vivo则认为,不计成本地追寻更好的全面屏体验,追寻大众认知的美,或许才是一台旗舰产品必须遵守的准则,于是Find X以及NEX横空出世,它们开拓了真全面屏的新高度。
华为和苹果的答案,或许更符合我们对于旗舰手机的期待——旗舰必须事事出彩,在拥有最顶尖的性能表现的同时,具备过硬的外观设计,并在软件方面提供稳定可靠的体验。因此,iPhone XS Max以及Mate 20 Pro成为了代表,它们在各自的价格段位,捍卫着品牌的最高水准,也引领着对手们前进的脚步。
相信在三星的眼中,旗舰手机的使命亦是如此。
迎来十年里程的Galaxy S系列手机在今年发布了Galaxy S10以及Galaxy S10+,它们启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无例外的用上最好的硬件平台,并又一次拓宽了屏幕视野——这也是Galaxy S8之后,银河家族又一次跨越式的升级。无数的赞赏令Galaxy S10系列在市场获得了一致的好口碑,上市后销量也一路攀升。
而经过了一个月的认真体验,我确实也认同,在这个时代里,大号的Galaxy S10+是我们能找到,最出色的智能手机。
上瘾的轻巧机身 内部是更复杂的结构设计
智能手机的发展速度是令人讶异的,即便是短短数月的时间,就足够看到产品设计和功能的迭代,系列产品想要长时间保证领先并不是一件易事,毕竟消费者是健忘的,一旦产品无法创造价值,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抛弃。走过十年的Galaxy家族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新一代的Galaxy S10+并不是一部重复过去的产品,在上手之初它就很容易让你察觉到与以往银河系列产品的不同之处。
首先引人注意的自然是Galaxy S10+轻巧的机身。虽然轻薄是当前智能手机普遍的设计思路,但随着对真全面屏的追求,大尺寸屏幕以及内部结构的复杂化导致了智能手机重量不断上升。比如我们熟悉的iPhone XS Max重量已经达到了208克,而同尺寸的大多旗舰产品的重量也在190-200克之间,它们在上手时往往会让你有沉甸甸的压手感。
Galaxy S10+却不会有这样的持握感,作为一部配备有6.4英寸显示屏的手机,它的三围尺寸与iPhone XS Max相仿(Galaxy S10+为157.5×75.1×7.8mm,iPhone XS Max为157.5×77.4x77mm),然而Galaxy S10+的重量仅为175克,不止比iPhone请了33克,甚至比189克的Galaxy S9+和201克的Note9更轻了不少。无论是单手还是双手持握,Galaxy S10+会让你产生一种与体积不符的轻量感,要知道就连配备5.8英寸屏幕的iPhone XS都达到了177克,屏幕尺寸更大的S10+比绝大多数小尺寸设备更轻。
这意味着在实际使用中,手机的累赘感大大降低,即便是长时间单手输入,Galaxy S10+都不会让你的手感感到疲惫,把它塞在牛仔裤或是外衣口袋,也没有以往大屏手机的垂坠感。作为从iPhone XS Max过渡而来的用户,这种体验也变得更为明显。事实上在习惯了Galaxy S10+的机身重量后再拿起iPhone或是其他设备,瞬间会让人产生“这台手机怎么会这么重”的感受。
Galaxy S10+的轻巧并不仅仅来自于重量,机身设计也有助于加深这种感受。和银河家族的前辈们一样,Galaxy S10+也继续沿用着双面玻璃外加铝合金中框的三明治结构,但相较于Galaxy S9系列,变得更“方”的Galaxy S10+加大了后置面板的弧度,并采用了更圆润的边框弧度,以此贴合手掌持握的曲线,因此整机的持握反而会显得更温润。
变得更轻并不是偷工减料的结果,三星在Galaxy S10+上全面调整了机身内部的设计结构,比如采用了更大能量密度的电池,采用了更轻量化的铝合金框架以及康宁大猩猩五代玻璃,并进一步提升了L型主板的集成度,从而在加大屏幕的情况下,反而得到了重量更低的机身。事实上,相较于Galaxy S9+以及Galaxy Note9系列,Galaxy S10+为了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还将原有的热管替换成了碳纤维液冷管,整体的结构难度更上一层楼。
当然从实际使用来看,碳纤维液冷管的植入绝对是一笔值得的投资,Galaxy Note9的热表现让人印象深刻,而Galaxy S10+绝对更上一层楼,比如在使用快速充电的同时,重现闪存读写的环节(诸如大规模安装应用,下载内容),手机的背部仅仅是出现温感,相同环节若是换做主流产品,则立刻能感受到背部温度的上升。同样,在连续挂载阴阳师或者进行王者荣耀等游戏时,Galaxy S10+的背部也鲜有明显温度上升的情况发生。
日常使用时,只有长时间视频拍摄,或是在无线充电时挂载游戏,才能够让Galaxy S10+稍微“热”起来,但机身距离烫手还有极远的距离。
家族式的ID设计,因为全面屏又变得耳目一新
在Galaxy S5之前,三星的设计一直受到外界的质疑,塑料外壳配合电镀边框多少显得廉价,这使得无论它的硬件如何出彩,都很得到那些真正追求品质用户的青睐。但这一切在Galaxy S6时代发生了改变,即便现在回过头来看,都很难相信Galaxy S6系列与Galaxy S5系出同门,而它的登场也奠定了Galaxy S系列玻璃与金属中框的设计思路,后续的Galaxy S产品虽然不断优化着设计语言,但却万变不离其宗。
Galaxy S10+也依旧如此,从背后来看,仍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唯一的差别在于这一代三星启用了全新的镀膜工艺,因此传统的配色有了与以往彻底不同的观感。比如评测所采用的皓月白,它并不是纯正意义的白色,在强光下它会透露出淡淡的青色,而在不同光线折射的角度,它也会反射出类似于渐变色的观感,显得颇为特别。
不同光线下,呈现出不同观感的皓月白
但若是将手机转向正面,Galaxy S10+绝对足够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从Galaxy S8开始,三星开始沿用Infinity Display方案,通过拓宽屏幕的上下边界在相同宽度的机身下容纳更大的可视面积,而经历了三代的进化,Infinity Display终于再次压缩了额头和下巴的空间,通过挖孔的方法容纳了前置摄像头,以此换取到了更大屏占比。
毫无疑问,这样的改变是让人感到过瘾的,几乎撑满前脸的屏幕没有了额头和下巴的干扰,配合AMOLED显示屏原本鲜艳亮丽的观感,在播放视频和查看照片时,现在更容易让人产生沉浸式的体验。更为重要的是,高屏占比令Galaxy S10+所呈现出的是以往所不具备的“未来感”,点亮屏幕的瞬间足够吸引住用户的目光。
在日常使用中,右上角的遮挡挖孔并不会对使用习惯造成影响,毕竟Galaxy S10系列已经不是三星第一次提供挖孔屏设备,和此前Galaxy A8s相同,Galaxy S10+的One UI系统已经对挖孔区域进行了调整,原先处于屏幕右侧的状态图标全体给摄像头让位,以确保显示的正常。同时,在使用第三方应用时,三星也巧妙地使用了Android Pie的应用缩放自适应原则,将挖孔区域与状态栏相结合,确保应用的UI设计避开挖孔的区域。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在使用时你仍然会遇到一些挖孔遮挡的情况。比如开启应用强制全屏后,Netflix在全屏播放视频时,返回按钮就会被摄像头区域遮挡;运行王者荣耀或是平安京之类的Moba游戏时,地图区域也会出现一部分的缺失(可通过旋转画面解决,目前平安京已适配);而当前使用微信图片编辑功能时,右上角的发送按钮也会被挖孔遮挡。这些应用无疑仍然需要等待发者针对S10+进行适配
就像在此前的先行体验所说的那样,我并不认为挖孔是一种优于刘海的方案,它只能算是提供了另一项选择,并且依旧显得无可奈何。毕竟,以当下的技术我们无法真正实现屏下摄像头模组的商用,这意味着真全面屏产品必须通过升降式结构的方法来提供前置摄像头的功能,但这本身会影响手机继续轻量化的目标,因此对于想要实现机身轻量化、并提供尽可能大视野的Galaxy S10系列来说,使用遮挡范围更小的挖孔方案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选择挖孔也意味着更大的工艺难度。若要在传统OLED屏幕或是LCD面板实现挖孔,只需要利用激光打孔的过程中去除OLED有机材料以及玻璃基板,再经过玻璃面板封装即可。但柔性AMOLED屏幕由于具备特殊的封装结构,并不能这么直接操作,其中主要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首先,一旦有机材料不规则的像素暴露在空气中,就会立刻产生氧化从而造成面板的损坏,这意味着操作本社您需要在真空环境进行;其次,激光切割本身需要同时去除有机材料的薄膜封装以及PI基板,这意味着如果要保证良品率,需要添加更多的操作步骤,对产能以及工艺有更严苛的要求。
对于Galaxy S10+而言,更大的工艺难度还在于额头的结构设计。在顶部3mm的宽度内,三星将空间留给了一体化微缝扬声器,它除了实现听筒功能外,还能与底部的主扬声器一起形成立体声的外放效果。而原先处于额头位置的距离传感器以及光线传感器现在全部创新地移动到了屏幕面板下方,通过AMOLED像素自发光的特点,在使用时通过像素对传感器进行补光,从而实现准确的距离和光线侦测。
无疑这是一种极聪明的做法,屏下传感器的引入的确有助于屏幕占比以及更多功能的搭载(比如立体声扬声器)。事实上,在日常使用中,你并不会察觉这些传感器的存在,只有在通话时,屏幕信号上方会出现一个跳跃的白点,而这正是距离传感器工作的证明。
Dynamic AMOLED,能超越三星的只有三星自己
从Galaxy S8开始,三星就不断刷新着AMOLED显示屏素质的记录,去年发布的Galaxy Note9成为了DisplayMate评测下的首款A+级屏幕面板,后来也只有iPhone XS Max达到了相同的级别。Galaxy S10+配备了一块全新的Dynamic AMOLED显示屏,这是一块全新的屏幕面板,而它又一次超越了各位前辈,将智能手机面板的素质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度。
Galaxy S10+的Dynamic AMOLED尺寸为6.4英寸,但它实际可视面积却要略小于上代的Galaxy Note9,这是由于它的屏幕比例由上带的18.5:9改进为19:9,对角线相同的情况下,略微变长的屏幕在左右宽度方面实际更窄一些。改变屏幕比例的同时,三星再次提升了屏幕分辨率,Galaxy S10+从原先的2960×1440提升至3040×1440,PPI也来到了522级别,理论来说,分辨率相同但尺寸更小的Galaxy S10会在清晰度方面更胜一筹(550PPI),不过考虑到这两块屏幕的像素密度早已经超越了人眼的极限,即便它们仍然使用着我们熟悉的Diamond Pixel排列,但在实际的清晰度观感方面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三星Galaxy S10+的屏幕最令人印象深刻指标在于惊人的屏幕色彩准确度,经过DisplayMate的测试, Galaxy S10+面板达到了惊人的0.4 JNCD,完全超越了前代的Galaxy Note9以及iPhone XS Max,后者的数据分别是0.5 JNCD以及0.8 JNCD,这意味着在DCI-P3、sRGB以及Adobe RGB色域模式下,Galaxy S10+的色彩准确度将会是前辈们无法比拟的,DisplayMate认为它也超过了大多数民用显示器以及平板电视。
同时,Galaxy S10再一次提升了AMOLED显示屏的最高亮度,日常804nits的亮度比去年Galaxy Note9以及iPhone XS Max高了近100nits,同时强光下的鸡血模式最高亮度也从1050nit回归到了如今的1200nits,这意味着在强光下Galaxy S10将会具备更好的可视性表现。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自动模式下,它的户外可见性是我用过所有手机中最为出色的,即便是在阳光直射的户外,所有屏幕显示的内容依旧清晰可见。
另外,Galaxy S10+的屏幕也有着有史以来最小的视角亮度和色彩损失。在30度的极限角度下,亮度损失仅为23%,而色彩依旧能保持在0.7JNCD。
当然,准确是一部分,讨人喜欢的色彩表现也是一部分。三星Galaxy S10+依旧在系统中保留了不同的色彩管理供用户选择,你可以选择鲜艳模式来提供传统AMOLED鲜艳的观感;同时也可以选择自然模式,这是最接近sRGB色域表现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三星也终于顺应了国内用户对于屏幕贴膜的执着,提供了出厂贴膜,这种柔性保护膜经过了特殊的固化,不会出现传统贴膜翘边的问题,对于贴膜党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毕竟弧度屏幕的贴膜一向不算完美,无论是传统水凝膜还是钢化膜都难以让人满意。
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很快,但好用吗?
Galaxy S8、S9系列以及Note9提供了多样的生物验证模式,你可以选择背后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以及安全系数更高的虹膜识别方案。但到了Galaxy S10+,这套沿用了近三年的组合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三星舍弃了虹膜验证,转而启用了屏下指纹识别方案,因此整体的解锁体验相较于前代发生了质的改变。
三星Galaxy S10+(也适用于Galaxy S10)并没有采用主流AMOLED屏幕偏爱的光电指纹方案,而是选择了较为少见的超声波指纹模组。光电指纹模组是一种采用微型镜头以及CMOS,通过AMOLED屏幕自发光原理成像的方案,它通过捕捉指纹的2D图像来进行指纹验证。而超声波指纹模组的安全系数无疑更高,在屏幕面板的下方存有超声波发生器,在验证时它会发出超声波进行三维成像,因此整体的识别信息点更多,自然更安全。
也正是由于超声波指纹模组不同于光电识别的实现方式,因此Galaxy S10+的指纹模组对于的污渍、潮湿以及汗液的容错率更高,即便是湿手状态下,它的解锁精度和速度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Galaxy S10+的指纹识别都能做到即点即开,但它仍然有一定的学习成本。首先,Galaxy S10+的指纹传感器位置相对靠下而指纹解锁的识别区域又略微偏小,在熄屏状况下想要准确实现解锁,需要一定时间的摸索。其次,由于超声波成像的原理与光电有所不同,因此在识别过程中,用力地按压往往会造成手指的变形从而影响识别效率,轻点反而能增加指纹识别的成功率。
指纹识别除了能用于解锁外,也同时能被用于移动支付,比如Samsung Pay、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能够支持Galaxy S10+的指纹识别方案。
Galaxy S10+依旧提供人脸识别方案,这种2D识别模式安全系数虽然不高,但若是使用得当,的确也能作为指纹识别的补充,提升一定的解锁体验。但唯一的问题在于,Galaxy S10+的人脸识别太快了,配合抬手亮屏功能,几乎在手机抬起到胸口时手机就已经完成了人脸识别,但它在体验上却与指纹识别产生了冲突——指纹解锁完成后能够直接进入桌面,人脸识别完成解锁则需要滑动进入桌面,这就导致大多数情况下,掏出手机的当下人脸识别的速度都要优先于指纹,因此用户往往需要多滑动一步才能进入桌面,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一个步骤,在日常使用时可以会大大地拖慢了使用的流畅度。
因此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我无奈地关闭了人脸识别,仅依靠指纹识别来加密手机。
整体而言,Galaxy S10+的指纹识别在解锁速度以及实际体验方面,与大多数屏下指纹方案并没有太多的区别,虽然超声波能够提供更好的容错率,但Galaxy S10+特殊的指纹位置令流畅解锁需要一定的习惯时间,这无疑会让普通用户形成“指纹解锁并不好用”的想法,可一旦习惯了指纹解锁的模式以及位置,它的解锁效率并不落后,甚至能轻松达到即点即开的体验。
我们来谈谈One UI的实用性
软件一直都是Galaxy手机的短板,倒不是说三星在这方面不思进取,只是使用习惯的差异令它一直距离中国用户的“好用标准”有所距离,毕竟在这方面,根据本土经验的国产智能手机厂商更具地域优势。这样的局面在Galaxy S8时代得到了一定的改善,TouchWiz轻量化的减负让整体的使用体验有了一定提升,而到了这一代,三星推出了全新的One UI,这是一套基于Android Pie系统重新设计的系统体系,相较TouchWiz,它希望做以更轻量,更简约的设计,提供用户更沉浸的使用体验。
因此在Galaxy S10+上,我们看到了一套更少线条勾勒的系统,相较于上代的TouchWiz,One UI采用了更大量的色块用以区隔功能模块,留空的UI让原本拥挤的内容显示变得更具章法。
不过UI的美与丑,往往就是一套主题的事。One UI真正的改变并不在于外观,而是在于整个使用体系的优化。首先,三星也意识到了当前智能手机屏幕的变化,即便是Galaxy S10e这类的“小尺寸设备”,它的屏幕尺寸也已经达到了5.8英寸,因此智能手机的单手使用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
以往,三星也在系统中内置有屏幕缩小的单手模式,但它只是通过缩放屏幕来实现单手的操作,并不能真正实现单手的系统体验。而在One UI上,三星几乎在所有的功能界面都考虑了单手操作的可能性,比如在电话、短信、设置、天气、照片等内置应用,它们的标签从原先的屏幕顶部被移动到了屏幕的底部,通过拖动界面实现下拉,应用的所有功能按键都被集中到了屏幕的下半部分,这确保了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能以单手的状态实现操作。
另外,One UI的通知栏也能通过任意界面下拉触发,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功能,但通过二次下拉,它同样能够将所有的功能图标拉至单手可触及的区域,它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设计改动,却能带来飞跃式的体验提升。
同样的改动还在于系统动画,One UI几乎沿用了Android Pie的原生系统动画,这是一套非常现代且符合人类使用逻辑的动画体系,它也让系统的体验变得更“轻”,也更“流畅”。要知道人的眼和双手对于流畅的需求并不一样,双手追求更高的速度,希望滑动、点击以及应用的开启都能瞬间完成,但即便是做到这一点,在人类的眼中,系统仍然不一定是流畅的。要满足人眼对于流畅的需求,系统动画也是重要的关键,流畅现代的动画效果能够抵消等待的枯燥感,足够的帧数也能让日常操作变得更有趣。
当然Galaxy S10+的确也不需要通过动画来达到“流畅”的目的,得益于高通骁龙855移动平台、8GB运行内存以及128GB UFS 2.1储存的硬件基础,它已经能够提供足够高效的运行效率。而这一次三星终于也没有让系统优化拖了硬件的后腿,无论是应用开启、游戏加载还是应用的切换,Galaxy S10+都是真真切切的保证流畅并且迅速。
这一方面,Galaxy S10+甚至也要优于基于iOS平台的iPhone XS Max,事实上诸如王者荣耀、阴阳师、微信、微博在内的日常应用,Galaxy S10+的加载速度都要高于iPhone XS Max,甚至在日常的滑动、点击等操作方面,它的的流畅度以及动画表现也要更稳定。若你同时使用两部手机,那相信你也能立刻感知Galaxy S10+的优势。
印象中,这也是Android手机第一次在运行速度以及运行体验方面能比肩、甚至超越同期的iPhone——现在它不止有着傻快傻快的速度优势,在使用体验上已经更胜一筹。
另一大惊喜则在于续航表现,Galaxy S10+提供了一块4100mAh容量电池,它不止比上代Galaxy S9+大了不少,甚至比Galaxy Note9更大100mAh。更大的容量无疑也意味着更好的续航表现,事实上整体的续航表现也的确非常惊人:在最高亮度下,Galaxy S10+能够提供至少8小时的持续亮屏使用,而若是降低亮度,则整体的使用时间会进一步延长。
就像之前体验中提到的那样,在这方面S10+唯一的遗憾在于仍然仅支持15W的快速充电能力,虽然整机从0%冲满仅需不到2小时,但考虑到当前国产手机已经能提供40W以上的充电性能,对于一部各方面都已经拔尖的旗舰而言,15W充电的确让人感到不过瘾。
而诸如反向无线充电之类的功能,锦上添花的意味更明显一些。
顶级的相机 现在变得更有乐趣
三星从没有强调Galaxy系列手机是一台拍照手机,但无疑相机的成像一直都是重要的卖点之一。无论是Galaxy S5、S6、S8还是S9,都得到了行业内外的一致好评,而在Galaxy S10的发布会上,三星也用了极大的篇幅来强调其拍照的实力,结合三星手机在影像上一贯良好的表现,在Galaxy S10+到手之前,我就对它的相机表现倍感期待。
相较于Galaxy Note9,Galaxy S10+对相机的硬件进行微调,主摄由原先的IMX345替换成了三星自家的S5K2L4感光元件,并在双摄的基础上提供了第三颗超广角摄像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评测的设备为国行零售版Galaxy S10+,理论来说结果也适用于具备相同硬件的Galaxy S10,部分结果适用于Galaxy S10e。
之所以将相机硬件称之为微调,是因为S5K2L4与上代IMX345拥有相同的感光面积,它同样是一块1/2.55英寸的1200万像素传感器,主要区别在于,三星在这一代继承了更大的LPDDR4 DRAM层,4GB的DRAM配备高通骁龙855移动平台的Spectra ISP,能够实现最高17帧的多帧合成能力,并提供最高FHD分辨率的960fps超慢速摄影以及FHD分辨率实时数字防抖的功能。
可别小看这一点点的进步,更高的处理速度意味着一次快门下S10+能处理更多冗余信息,而整体画质和拍摄体验的进步也都来源于此。事实上这一代三星的成像风格变得更为激进,它变得更鲜艳、更明亮也更讨好人类的双眼,得益于更好的硬件平台,S10+对于HDR技术的运用也史无前例的大胆,基于良好的曝光预判,在大多数场景下用户只要按下快门就已经能获得一张宽容度表现“惊人”的照片,在大光比环境下,超过17帧的暴力多帧合成会让更多的细节展现在画面上。
宽容度的提升也来源于三星对于高光的抑制,事实上在大多数场景下, Galaxy S10+对于高光部分的呈现是极为敏感的,过于暴力的抑制偶尔会让画面显得不自然,此时往往需要手动对测光进行调整,从而得到更好的画面观感。
Galaxy S10+的镜头同样延续了上代可变光圈设计,等效26mm的主摄像头提供了f/1,5以及f/2.4两档光圈调整,当然这种调整是基于光线环境自动而为,用户无法通过手动模式自行选择光圈。在弱光环境下,三星Galaxy Note 9会全面采用f/1.5光圈来提升进光量,而在光线环境整场的户外,Note 9则会启用f/2.4光圈来提升画面的画质。必须说明的是,与S9系列一样,Note 9的光圈都是物理光圈,并非通过软件手段模拟。
Galaxy S10+有着非对称的多摄像头设计,除了主镜头外,还有一颗等效为52mm的长焦镜头以及一颗123度视角的16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通过三颗镜头的组合,Galaxy S10+能够提供从等效14nm至52mm视角的拍摄。
以主摄像头来说,Galaxy S10+依旧具有最顶尖的对焦表现,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焦速度,基于双核对焦模式三年的积累,它拥有当前最高速的对焦表现,无论是在光照环境正常的户外还是在弱光的室内,亦或是光线环境复杂的城市夜景,Galaxy S10+都能提供最快速的对焦表现,自动模式几乎没有脱焦的可能,即便是在用户干预的状况下,它都能在瞬间完成合焦。
其次,Galaxy S10+的对焦是聪明的,事实上这也比对焦速度更为重要。在日常使用中,Galaxy S10+拥有极好的对焦预判机制,它会优先在中央测光区域进行预对焦,但并不固执,一旦发现物体在画面的边缘,就会迅速地寻找并进行合焦,这意味着在拍摄时几乎不需要手动对焦点进行干预,已经能获得预料中的合焦状态。另外,Galaxy S10+能很好地理解用户对于微距拍摄的意图,比如拍摄铁丝网或是玻璃水滴等难以点击干预的场景,它会快速地对前景进行对焦,真正做到了省心,从而提升了拍照的效率。
而Galaxy S10+的长焦副摄基本也延续了主摄的对焦机制,整体对焦策略和速度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可用度依旧很高。这里比较特别的是超广角镜头,Galaxy S10+的超广角镜头并没有提供自动对焦功能,它只能以无限远的模式提供拍摄,这和大多数国产厂商的做法有所出入,要知道当前提供超广角方案的手机大都会为超广角镜头提供近距离对焦功能,以确保其拥有“微距”拍摄的能力。
三星无疑更希望用户使用2X长焦镜头来实现微距的拍摄,事实上这颗镜头的最近对焦点大约在5CM以内,诸如拍菜验毒等场景,它能提供非常出色的对焦体验。
无论是哪颗摄像头参与成像,Galaxy S10+都采用了默认中央平均测光,它的自动测光可用度极高,不同于Galaxy Note9可能会在极端逆光的环境下出现测光偏差,Galaxy S10+在全场景都能提供准确的曝光表现。当然,就像前文说到的那样,在一些大光比场景里,三星可能会出现过于信赖HDR的问题,这时候手动干预也在所难免。
长焦摄像头依旧留有实施虚化功能,基于高通骁龙855移动平台对于AI能力的优化,现在实施虚化不仅可以对背部虚化程度进行调整,甚至还能提供不同类型的虚化效果的选择。不过和前代一样,在光线正常且被摄物体距离合适的时候,实时的确能拍摄出令人惊喜的背景虚化照片,三星对于物体的边缘描绘并没有简单粗暴的切割,而是进行了渐变式的羽化过渡,令整体画面显得自然。
三星这一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入了超广角摄像头,这颗等效14nm的镜头提供更宽广的视野,虽然它不具备自动对焦功能,但这并不会对风光拍摄造成太多的影响。事实上这颗1600万像素摄像头依旧拥有出色的镜头素质,在日常使用中对于风光细节的刻画也异常生动,画质几乎也是当前超广角镜头中最出色的。
三星在系统中提供了超广角摄像头的形变校正功能,开启后整体视角会略微缩小,但超广角镜头的透视形变会被拉直,从而获得更贴近真实世界的观感。
Galaxy S10+具备光学防抖结构,这使得弱光下安全快门时间得到了极大的延长,它的最慢快门时间达到了1/5秒,这已经不在一个安全快门的范围,但结合HDR功能,它的出片成功率依旧不低,在部分弱光的静物拍摄时,具备一定的可用性。
整体而言,Galaxy S10+的成像依旧是行业内最顶尖的存在,诚然诸如华为Mate20 Pro以及P30 Pro的画质表现更胜一筹,但三星的整体成像表现似乎更好,因为它所展示的是一套更成熟更适合普通人的成像体系,依靠可靠的对焦、自动曝光表现,不需要任何干预的前提下在任何场景下提供稳定的出片,这或许也符合人们对于智能手机拍照的期许。诸如超广角镜头的加入,也让整体的拍摄题材范围得到了扩展。
只是2倍长焦的使用略微显得不那么够用,如果三星能够在下一代提供更长视角的无损变焦能力,那么整体的拍照体验会更上一层楼,而这也是当前华为手机的成像相较三星最大的领先之处。
一台Galaxy旗舰,一台最好的智能手机
Android与iOS的斗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追赶,而在Galaxy S10这一代,前者终于第一次取得了领先。
这是一部彻底革新的旗舰,对于前代的超越是极彻底的——Dynamic AMOLED显示屏带来更高屏占比的设计,让具有家族DNA的设计焕发了生机;全新的超声波指纹解锁补足了体验的最后一块短板,提供了更现代的加密手段;OneUI以及过硬的硬件平台,终于令它在运行速度、续航以及整体的体验有了史无前例的提升;S10+依旧具备最顶尖的相机表现,超广角镜头也提供了更多的拍摄乐趣。
同时,Galaxy S10+又是一部超越同级对手的产品。就像我在先行体验文中说到的那样——“即便是将iPhone XS Max与它摆放在一起比较,都具有世代的差异感,而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要知道,几乎每一代Galaxy S旗舰与半年前的iPhone相比较,往往都会有处于下风的感受,无论是体验速度、性能表现都能让人感到落差,而Galaxy S10+则是第一代实现了彻底地体验超越,甚至在运行速度上也取得了领先。”
这不仅仅是三星的胜利,也是Android平台的真正胜利,在与iOS缠斗了十年之后,终于有一台旗舰能够真正地超越了对手。在我看来,iPhone XS Max是有史以来最好的iPhone,但信号问题以及不足够的创新让它无法真正成为当代最好的智能手机,而Galaxy S10+却能担负得起这个头衔,因为它不仅是最好的Galaxy旗舰,同时也是这个厂商普遍不思进取、口号远比产品喊来响亮的坏时代里,最好的智能手机。
最新内容
手机 |
相关内容
DigiKey 推出《超越医疗科技》视频
DigiKey 推出《超越医疗科技》视频系列的第一季,推出,医疗科技,健康,需求,产品,诊断,全球供应品类丰富、发货快速的现货技术元器件台积电1.4nm,有了新进展
台积电1.4nm,有了新进展,台积电,行业,需求,竞争力,支持,芯片,近日,台积电(TSMC)宣布将探索1.4纳米技术,这是一项令人振奋的举措,将有望为E消除“间隙”:力敏传感器如何推动新
消除“间隙”:力敏传感器如何推动新颖的HMI设计,传感器,智能手机,交互,交互方式,操作,用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界面(HMI)的设阅流智作:一种全新的生成式AI视频制
阅流智作:一种全新的生成式AI视频制作方式,或将颠覆专业视频生产,生成式,全新,视频制作,数据,学习,用户,阅流智作是一种全新的生成式A先在汽车市场爆发,UWB雷达进一步商
先在汽车市场爆发,UWB雷达进一步商业化,汽车市场,汽车安全,市场,汽车行业,高精度,性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市场不断爆发,而UWB雷MediaTek 发布天玑 9300 旗舰 5G
MediaTek 发布天玑 9300 旗舰 5G 生成式 AI 移动芯片,开启全大核计算,旗舰,芯片,生成式,5G,支持,移动设备,MediaTek 是一家全球领先卫星应用受关注,GNSS导航芯片/模块
卫星应用受关注,GNSS导航芯片/模块发展加速,导航,模块,芯片,受关注,支持,智能手机,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NS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卫星应DigiKey 凭借品牌更新荣获四项 Mar
DigiKey 凭借品牌更新荣获四项 MarCom 大奖,四项,机构,明尼苏达州,公司,行业,产品,全球供应品类丰富、发货快速的商业现货技术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