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海南海药携自研人工耳蜗突围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2019-06-07 17:34:00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步入高速发展阶段。据EvaluateMedTech的测算,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3980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5300亿美元,CAGR约5.1%,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从2001年的179亿元增至2017的4450亿元,远高于全球增速。
国产替代是我国实现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随着政策扶持以及企业自主创新力度加强,过去长期受制于国外垄断的一些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未来有望实现逐步进口替代的愿景,行业将迎来国产化替代加速的机遇期。
政策发力加速国产替代
2012年出台的《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就提出,要重点开发一批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形成进口替代,拉开我国医疗器械国产化的序幕。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提出要降低医疗成本,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2018年8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进一步强调“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促进创新产品应用推广”。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近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5%,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但高端市场仍主要被外资品牌占据。中国虽然有2000余家获得出口认证的企业,但大多数企业在规模、品牌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对外出口主要以低值耗材、中低端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总体处于不利地位。
为鼓励行业发展,国家一方面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国产高端医疗器械设备研发,另一方面通过分级诊疗促进市场规模发展。华泰证券分析师指出,近年国产医疗器械技术不断升级,在部分细分领域已媲美进口产品,凭借出色的性价比以及政策大力扶持,国产品牌有望实现快速进口替代。券商机构普遍预计,未来十年内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整体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人工耳蜗迎破局契机
诸多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中,人工耳蜗是一个关注度不高但十分重要的细分产品,它是一种能使得患有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成人和儿童获得或恢复听觉的电子装置,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
据WTO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4.6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中国残联2018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中重度听障人士已接近3000万,占全球听障人士的6%,是全球听障人士最多的国家。
虽然我国有庞大的聋人群体,但能够植入人工耳蜗的却寥寥无几。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人工耳蜗植入术者已超过80万例,我国仅超过8万例,植入率不到3%。
造成低植入率的原因主要是人工耳蜗长期被国外垄断,产品及手术费用高昂。据了解,国外人工耳蜗产业起步较早,已形成大利亚Cochlear、美国AdvancedBionics和奥地利MED-EL公司三巨头垄断局面,分别占据55%、20%及20%的全球份额。长期以来,人工耳蜗高昂的价格导致我国大部分患者家庭都望而却步。
虽然我国人工耳蜗研制起步落后,但近年来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2005年,力声特成功开发了国内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耳蜗,掌握了人工耳蜗的全部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2011年,力声特获得中国首个国产耳蜗产品注册证,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国产人工耳蜗听障治疗应用的飞跃。2019年,力声特历时7年研发,经过70例临床实验的第二代产品即将上市。
这家打破海外垄断的企业力声特,是海南海药(000566)旗下的控股子公司,也是我国第一家从事人工耳蜗研发并独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据悉,力声特的国产人工耳蜗目前已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解放军301医院等80多家医院进行了推广,已有1000多例植入案例。
据介绍,人工耳蜗研发生产难度高、技术壁垒高。由于技术研发横跨多个学科,例如电源、芯片、材料、耳外科、通讯、声学等,对研发团队的资质要求高,技术更新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工艺上,人工耳蜗植入体需整个植入到体内,对材料的生物兼容性和安全性要求严苛,且生产中各环节都涉及到大量专利和技术垄断;同时,从设计、生产、临床实验到上市需要很长的周期,时间成本较大。
和我国IT产业“缺芯”的困境一样,“植入芯片”也是人工耳蜗研发中的一个重点难点。“植入芯片需要把接收的声音编码信号进行解码,再刺激听神经,既有模拟电路又有数字电路。要求最高的是长期可靠性,如果患者1岁植入的话,人工耳蜗要伴随终身,因此我们对植入芯片寿命的要求是100年以上。”力声特相关负责人表示。
早年间,全球只有“三巨头”具备人工耳蜗植入芯片的核心技术,但其所有植入芯片都自产自用,不对外销售。在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力声特通过多年研发,终于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从研发设计到加工生产都掌握在了自己手里。截止2018年12月,力声特申请专利合计103项,授权专利64项。
海南海药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研发投入金额超8千万元,同比增长35.31%,重点项目之一便是新一代人工耳蜗。海南海药表示,将抓住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行业、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加强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医药、医疗器械产品,做大做强医药及医疗器械板块。
迎百亿级市场空间
力声特第二代人工耳蜗产品即将面世,新一代产品不仅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国外产品相比还具备明显的性价比优势。
据力声特介绍,公司第二代产品售价、手术及后续维护价格约在10万左右,不到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同时相比基于英语研发的进口产品,公司创新研发了更适合汉语语言的MTone和L-CIS言语编码策略,对汉语独特四声调识别更为清晰,更精确的保留了声音的真实性。
力声特指出,与过去的第一代产品相比,新一代产品有两大突破:首先植入电极采用微弯电极设计,可保护耳蜗的组织和残余听力;第二,增加了神经反应遥测功能,在辅助小儿调机方面有重要价值。
2016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专门提到,要重点开发人工耳蜗等高端植介入产品。另据新华社2016年的报道,我国自2009年启动“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以来,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3亿元,为2万名贫困重度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并提供康复治疗。
2018年,我国正式启动“十三五”人工耳蜗救助项目,为符合条件的听障儿童免费实施人工耳蜗产品植入和给予手术费用及康复训练费用补助。从各个省市的情况来看,吉林省、辽宁省、河南省、安徽省、上海市、湖南省、浙江省和广东省等地都已将人工耳蜗器械列入报销范围。
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我国的听力残疾人数高达2780万,并且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大约有1‰-3‰患有先天性耳聋。若以我国每年出生有1000万新生儿计算,我国每年大约有1-3万名新生儿患有先天性耳聋。同时根据历史数据预估,我国每年增加药物性耳聋和迟发性耳聋导致儿童听力障碍约3万人左右。
西南证券研报显示,从市场规模来看,预计我国每年的人工耳蜗市场空间超过100亿元,但目前仅为10亿元左右,且植入比例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从竞争格局来看,人工耳蜗以进口产品为主,国内才刚刚起步。
最新内容
手机 |
相关内容
芯片粘接失效模式和芯片粘接强度提
芯片粘接失效模式和芯片粘接强度提高途径,芯片,模式,失效,控制,界面,导致,芯片粘接是将两个芯片或其他材料通过粘接剂粘接在一起的无人机遥控中应用的cc2591rgvr无线
无人机遥控中应用的cc2591rgvr无线芯片,遥控,芯片,无人机,频率,增强,信号传输,CC2591RGVR是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推出的一款无七腾机器人亮相世界石油天然气装备
七腾机器人亮相世界石油天然气装备博览会,加快实现国内防爆四足产品落地,国内,产品,可扩展性,行业,需求,支持,近年来,随着石油天然气TI推出用于高压应用中增强信号隔离
TI推出用于高压应用中增强信号隔离的光模拟器,推出,高压,用于,信号,增强,模拟器,TI(德州仪器)是一家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专注于为各种国产SOI晶圆技术迎来突破性进展,SOI
国产SOI晶圆技术迎来突破性进展,SOI赛道大有可为,赛道,进展,国产,中国,能力,国内,国产SOI(Silicon on Insulator)晶圆技术是近年来中国华为手机“显微镜”火了,背后的传感
华为手机“显微镜”火了,背后的传感器是王道!,传感器,增强,分辨率,图像处理算法,用户,结构,华为最新推出的手机“显微镜”引发了广泛国产传感器有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实
国产传感器有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突破!,人形机器人,突破,传感器,国内,高精度,接触,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半导体持续向好,传感器迎来多个应用
半导体持续向好,传感器迎来多个应用增长点,传感器,工业自动化,市场,患者,物联网,监测,半导体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广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