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我们真的还需要更多的AI芯片吗?
2019-06-04 16:14:00

任何事物一旦进入泡沫期,就不免让人担心什么时候会崩盘,而当下的 AI 芯片已经进入公认的泡沫期。
从 ASPLOS'14 上寒武纪的 DianNao,到当下 Google 的 TPUv3,AI 芯片只花了五年时间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搭上 AI 算力爆发的快车道,叫嚷着摩尔定律终结,Domain Specific Architecture(领域定制架构) 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可是当无数的巨头和初创公司设计出一块又一块大同小异的 AI 芯片,我们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真的需要这么多 AI 芯片吗?
软件复杂度
AI 芯片的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就是软件复杂度的指数级提升。很多公司花了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做出一款芯片,却发现需要更长的时间支持繁多的框架、紧跟算法的进步,适配从手机到数据中心的各类平台。当错过了部署和量产的窗口期,即便做出了芯片也会很快落伍。与设计通用架构不同,设计 AI 芯片这样的专用架构需要同时考虑到软件的设计和优化。芯片公司往往乐观估计了软件适配和优化的成本,指望通过中间件和编译器来解决所有问题。事实上,从 Intel 到 Google 再到 Nvidia,大量的软件工程师正被投入到适配各种平台,手动优化网络性能当中。而对于初创公司,芯片早已 tapeout 却一再延期交付的问题比比皆是。
从本质来看,当我们开始不断挖掘芯片架构的潜力时,软件层的抽象也会变的越来越困难,因为其不得不在上层抽象中引入底层的架构的模型或参数。现在的通常做法是做底层芯片架构与上层软件之间的中间件,然而开发这些中间件的代价也往往被低估。前段时间某芯片初创公司的同学咨询我,开发一套类似 TensorRT 这样的 Inference 中间件需要多少人力和多长时间?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于是我反问他们有多少资源可以做这个项目。
令人意外的是,他的老板只给了三四个人头,因为他们假设自己已经有了一套底层的编译器和一套上层的模型转换工具,于是这样一个用于架构抽象的中间件并不需要太大力气。我猜这样的投入应该可以做出一个功能完好的产品,但我不相信最终的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达到理想的性能指标,毕竟做芯片并不只是用来跑 ResNet-50 这样的 Benchmark。
碎片化
只需要编写一套代码即可运行在不同平台,是软件工程师们的长久诉求。不同架构的 AI 芯片带来的碎片化会极大的打击他们在实际软件产品中应用 AI 的积极性。与以往的经验不同,深度学习糟糕的解释性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缺陷。比如这样一个常见的困扰,一个私有的模型可以在本地 CPU 上得到满意的结果,然而却在部署到某款设备后性能大幅下降。如何调试这些问题,谁来负责调试,通过怎样的工具来调试,甚至调试的工程师能否拿到私有的模型?这些问题都难以回答。碎片化还表现在,专有架构为了挖掘绝对性能往往会放弃向前兼容性。如上文提到的中间件,它的一端是碎片化的 AI 软件框架,另一端则是一代又一代的芯片架构。如何同时维护多个部分不兼容的指令集架构,并保证每一次软件更新都能完整的覆盖所有的设备?除了投入更多的人力,别无他法。一个常见的论调是像当下的消费级芯片一样只保持一个短期的(2-3年的)软件支持,然而当下 AI 芯片的常见应用领域,如智能摄像头、工业智能、以及自动驾驶,一款芯片的生命周期可能长达十年。很难想象一家公司需要多大的量级才能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持,如果预估一家初创公司活不过两三年,如何才能放心的部署其产品到一款面向消费者的量产车上?
AI 芯片只是过渡期产物
从一个软件工程师的角度,我个人坚信定制化的 AI 处理器只会是一个过渡期产物。一个统一的、可编程的、高并发的架构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回想过去的二十年,我们见证了专用架构的小型机市场的萎缩,图形处理器到通用向量处理器的发展,甚至连我们的手机和电脑的平台都将趋于统一。有理由相信,现在再把资源投入到定制化的 AI 芯片绝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来源:知乎 Max Lv
最新内容
- Efuse是什么?聊聊芯片级的eFuse
- 英飞凌推出XENSIV胎压传感器,满足智能胎压监测系统的需
- FPGA学习笔记:逻辑单元的基本结构
- 创造多样信号的万能工具: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
- 位移传感器结构类型及工作原理与应用
- 开关电源供应器的功能、应用场景以及重要性
- 重庆东微电子推出高性能抗射频干扰MEMS硅麦放大器芯片
- 拒绝一次性芯片,新技术:无线升级芯片
- 芯片迈向系统化时代:EDA软件的创新之路
- 智能安全帽功能-EIS智能防抖摄像头4G定位生命体征监测
- 卫星应用受关注,GNSS导航芯片/模块发展加速
- AI边缘智能分析设备:智慧食堂明厨亮灶的智能化应用
- 美光低功耗内存解决方案助力高通第二代骁龙XR2平台
- 浅谈芯片常用的解密器
- 电路板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影响着机器人赛道的发展前景
- 直播回顾 |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及功率半导体器件测试
- 写flash芯片时为什么需要先擦除?
- DigiKey 凭借品牌更新荣获四项 MarCom 大奖
- 高精度3D视觉技术,助力工业机器人实现汽车零部件高效上
- 不只是芯片 看看传感器技术我们离世界顶级有多远
- 加特兰毫米波雷达SoC芯片赋能室内安防新应用
- 所有遥不可及,终因AI触手可及
- 一种基于聚合物的化学电阻式传感器使患者检测更容易
- MTK天玑9300重磅发布:全大核时代到来,330亿参数AI大模型
- 如何测量温度传感器的好坏?
- ACCEL光电芯片,性能超GPU千倍,新一代计算架构将更早来临
- 如何利用示波器快速测量幅频特性?有何注意事项?
- 射频连接器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 STC15W芯片A/D、D/A转换的简单使用
- 群芯微车规级认证的光电耦合器备受电池BMS和电驱电控
- 芯朋微:服务器配套系列芯片已通过客户验证 可应用于AI
- 新能源高压连接器高压互锁(HVIL)功能详解
- FPGA和AI芯片算哪一类?芯片的不同分类方式
- MPS全系列电机驱动产品,助力新能源汽车实现更好的智能
- 基于穿隧磁阻效应(TMR)的车规级电流传感器
- 豪威发布新款 4K 分辨率图像传感器,适用于安防摄像头
- 苹果发布M3系列新款MacBook Pro/iMac:业界首批PC 3nm芯
- 硅谷:设计师利用生成式 AI 辅助芯片设计
- 电容式触摸按键屏中应用的高性能触摸芯片
- DigiKey 推出《超越医疗科技》视频系列的第一季

手机 |
相关内容
梦芯科技独立北斗芯片模块MXT2721
梦芯科技独立北斗芯片模块MXT2721隆重发布,芯片,北斗,模块,能力,导航,支持,梦芯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半导体产品的高科技公司微软Ignite 2023技术大会:人工智能
微软Ignite 2023技术大会:人工智能转型,技术驱动变革,人工智能,趋势,智能,数据隐私,企业,解决方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悄然席卷企业级SSD市场的RISC-V主
悄然席卷企业级SSD市场的RISC-V主控,市场,企业级,性能,功耗,支持,低功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级SSD(Solid State Drive)市场深度详解一体成型贴片电感在电路中
深度详解一体成型贴片电感在电路中应用的特点,详解,结构,噪声,芯片,稳定性,精度,体成型贴片电感(Molded Chip Inductor)是一种常见的什么是NFC控制器,NFC控制器的组成、
什么是NFC控制器,NFC控制器的组成、特点、原理、分类、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控制器,分类,模式,移动支付,数据,信号,NFC(Near Field Com重庆东微电子推出高性能抗射频干扰
重庆东微电子推出高性能抗射频干扰MEMS硅麦放大器芯片,芯片,推出,算法,抑制,音频,信号,重庆东微电子有限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高性能写flash芯片时为什么需要先擦除?
写flash芯片时为什么需要先擦除?,擦除,芯片,充电,初始状态,存储单元,数据,Flash芯片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用于存储数据并实现固华为公开半导体芯片专利:可提高三维
华为公开半导体芯片专利:可提高三维存储器的存储密度,专利,存储密度,存储器,芯片,存储单元,调整,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