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数字未来:世界正走向新的“破茧时刻”

2023-04-24 09:18:00

著名科学史专家亚历山大·柯瓦雷,在《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展示了一段非常神奇的历史现象:人类从笃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封闭空间,到认识浩瀚无垠的宇宙,其实并没有耗费很长时间。自1543年哥白尼发布《天体运行论》,到牛顿完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三大定律,期间仅仅过去了140年时间。

140年,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不过短短一瞬。但就在这样一段时间中,人类的科学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却得到了难以估量的提升。现代科学的基础得以奠定。紧接着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接踵而来。人类正式告别古代,推开了现代化的大门。很多历史学家称这段时间为“人类的破茧时刻”。

从20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登上历史舞台,人来开始了信息化进程。这一次,人类拥有了计算、网络等全新工具,同时又在控制论、量子物理、DNA研究等领域找到了新的理论工具。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借由比特的传输和计算全面重构,各种各样文明奇观在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下相继成真。

种种迹象标明,我们正在经历新的“破茧时刻”。如果说16-17世纪的核心任务,是人类认知宇宙,那么从20-21世纪的历史主轴,将是人类掌握智能。

如果这一次的“文明破茧”顺利完成,人类将迎来生产力极大发展、拥有高度智能化技术的数字未来。当然,这样的未来并不会凭空而至,它需要我们站在数十年信息化、数字化的历史基础上,同时清晰展望智能技术的未来变革,而后再精准选择今天的行动。

wKgaomRFMJqAcY51AAK0v5o6nX0288.webp

4月19日-20日,华为第20届全球分析师大会(HAS 2023)在深圳召开。这届大会的的主题是“跃升数字生产力,加速迈向智能世界”。在这个舞台上,华为与产业、学术界的代表共同讨论了数字化的未来之路。

我们不妨以此为契机,共同审视世界如何迎接新的“破茧时刻”,如何通往人类梦想中的数字未来。

破茧时刻: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巨变

从“日心说”到牛顿三大定律的创生,人类探索科学的内在逻辑是保持高度一致的。

这一点在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的新纪元同样适用。在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世界第一台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其被简称为ENIAC。当时的电子计算机,只需要打造一个封闭的计算系统,用以代替机械计算机,提升信息处理效率。

但就是以此为基础,人类开始探索基于信息化的无尽可能性。从构建计算机局域网,到开启万维网的建设;从微型计算机带来信息化能力的普及,到移动时代与智能手机的崛起。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开端,七十多年的时间里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变,但存、算、网,构成的数字化三大支柱始终是所有变革的基础。

正在崛起的智能技术,同样展示了信息化、数字化变革的可持续性。人工智能技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提出,但几次发展都没有取得很好的结果,直到利用了云计算、大数据作为支撑的深度学习技术,才一举带来了AI的第三次兴起。在今天火热的预训练大模型,更是将大算力、大数据,以及高性能网络利用到了新的极致。

由此可见,从最初笨重、巨大的电子计算机,到AI大模型带来令人惊讶的智能涌现效应;从信息化到数字化、智能化,这条巨变之路的内在线索是高度一致的:更好的网络、更庞大的算力、更有效的数据,总是会为世界创造惊喜。

而新的惊喜在于,智能技术正在存、算、网的底座中孕育,开始又一次打破人类的能力边界。今天我们已经有极大概率断言:数字未来,就是智能破茧而出的未来。

人类历史上的所有科技革命,都是取消一部分生产关系,再创造新的生产关系,最终极大解放生产力。智能破茧,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也是如此。在AI为代表的新技术可以高度融入行业,贴近生产核心之后,我们可以在未来看到这样的变化。

首先,智能化会消解旧有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繁重的重复劳动、高度依赖经验的劳动,以及恶劣环境下的劳动。在AI技术的加持下,煤矿工人可以少下矿、不下矿;码头龙门吊驾驶员可以远程操作,不必长时间高空、弯腰作业;车间里的老师傅可以将经验集成在智能系统中,从而避免“绝学”失传。

另一方面,智能化也会带来新的生产关系。比如说,人类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将被AI延展,过去难以进行的科研发现可以在AI帮助下完成;世界将生成强大的数字模拟与数字孪生镜像,大量娱乐、社交、消费,乃至工作,都将转移到虚拟世界中进行;个体的能力边界也将得到智能化拓宽,过去需要数个领域公司协同完成的工作,现在可能只需要一家企业,甚至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突飞猛进的智能技术,将令21世纪迎来像17世纪认知宇宙一样的巨变。智能,将在每一个比特的滋养中被孕育、壮大,最终破茧成蝶,深刻拥抱未来世界。

持续外溢:数字未来,指向社会经济新繁荣

人类历史上的“破茧时刻”,毫无例外会带来持续的外溢效应。比如说物理、数学领域的突破会外溢到其他学科,进而将影响力外溢到社会、经济的广泛范畴。比如说经典物理学与天文学的突破,就直接或间接开启了现代医学、机械工业、现代金融,带来了人类文明远超历史的惊人繁荣。

从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数字未来同样会带来持续性的社会经济繁荣。

从微观上看,如果以五年、十年为周期进行对比,会发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被数字技术彻底改变。我们很难想象离开手机度过一个星期,也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电脑和网络,我们的工作该如何进行。

而从宏观上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主引擎,并且其位置将不断提升,并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创造更大价值。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在2022年7月发布的白皮书显示,2021年,全球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38.1万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6%,占GDP总和的45%。据GSMA预估,仅5G一项技术就在全球GDP中加值将达到了9600亿美元,约占全球总GDP的0.7%。

在高度智能化的数字未来,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是具有可信性与可行性的。智能化将通过三条线索,在未来实现社会经济影响力的持续外溢。

第一条线索通往我们的生活。在智能技术的升级下,个人的娱乐、交流、学习体验将全面升级,甚至被全方位改变。XR将带来“置身元宇宙,天涯若比邻”的交流体验;高清化视频与图像处理、机器世界能力将改写娱乐体验;AI将成为个人学习和生活中的全能助手。

第二条线索则指向产业生产。智能化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将通过与云计算、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技术的结合,改变每一个行业、每一家企业的生产能力,甚至重构生产关系。农田里,AI+遥感正在构建精准的农作计划;工厂里,黑灯状态下数字化车间依旧开足马力;写字楼里,设计师可以让AI助手来帮助自己寻找灵感,探索搭配;电话那头,亲切且睿智的客服或许真身是一项云端的SaaS服务。

而数字化、智能化影响社会经济的第三条线索,指向着那些具有重大社会性意义的智能化改造与突破。比如说自动驾驶的全面实现,可能彻底取消“司机”这个位置,让我们出门也像在家中一样休息、娱乐、学习,从而彻底改变人类的时空概念。AI与新药开发、蛋白质解析等领域的结合,或许会极大改变人类的健康状况,增强平均寿命。

因为数字未来具有这些确定性的外溢效应。因此,数字化在今天已经成为了全球共识度最高的发展趋势,甚至逐渐成长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企业、一个人,都需要打开自己的数字未来之路。那么问题也就来了,我们究竟该怎样做?

纵横之路:如何走向数字未来?

如上所述,数字未来将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影响社会经济,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从逻辑上看,这样的改变发生于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具有共性的变革,比如自动驾驶、AI助手技术的成熟,是每个人、每家企业都可以利用的社会性资源;另一方面则是具有个性的发展,比如一家企业可以将行业知识、企业数据资产与数字化、智能化充分结合,从而构建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力。

既要审视个性,也要把握共性,是千行百业走向数字未来的关键方法。在HAS 2023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为与各界共同探讨和关注的,正是通往数字未来的“纵横之道”。

纵向:让企业找到契合的数字之路

面向智能化技术崛起的确定性趋势,企业需要进行的探索与尝试其实是千头万绪的,不同企业面对着不同的行业特征、流程差异,以及不同的数字化基础与数字化目标。如果不考虑企业个性需求,仅仅执行数字化投入的无差别升级,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因此,每个企业在走向数字未来的过程中,都需要提炼和构筑一套属于自身的发展策略。企业需要知道如何在千头万绪中开启数字化、智能化,也需要了解自身的长期目标和探索节奏是怎样的。

wKgZomRFMJuAeRygAAXDDYDfcxI699.webp

面向这一问题,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在HAS 2023中发表了“初心如磐,奋楫笃行,共赢数字化未来”主题演讲,其中就分享了华为通过近10年实践总结的数字化专线三大核心洞见。

首先,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战略驱动是根本,数字化本质是战略选择和战略规划,成功的数字化转型都是由战略驱动,而非技术驱动;其次,数据治理是基础,只有通过对数据的科学治理,数据在企业内部才具有意义,数据汇聚起来才能创造价值;最后,数据智能是方向,数据正在成为生产力,在有效的数据管理与利用基础上,平台智能化、智能实战化使得数据随需、易懂、有用,从而可以深化数字化转型的价值。

在这条从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到通往数字未来的纵向之路中,企业可以依据这三点来辨明节奏,构筑通道,从而在技术与数据的汪洋大海中,构筑自身的差异化竞争力。

事实上,这样的数字化发展方案,同样适用于政府、科研机构、社会学机构以及其他组织,甚至可以有效指引个人在数字未来中完成学习与工作实践。

战略驱动,是知道自身要什么;数据治理,是了解和掌握自身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竞争力;数据智能,是这场跨时代的“破茧”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横向:积极推进社会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面向数字未来,企业不仅需要掌握个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准确、高效率获取来自社会与产业链、产业生态层面的支持。尤其面向智能时代的跃迁过程里,企业需要获取计算、存储、网络、智能等方面的一系列支持,因此也就需要社会化且具有充沛先进性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支撑。

wKgaomRFMJyAKYzQAAN4v7t0Sh8316.webp

华为ICT战略与Marketing总裁彭松认为,“数字基础设施好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速公路’,通过运力、算力、存力三者协同发展,让数据的采集、传输、计算、存储和分析更高效,进而跃升数字生产力,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活力。”

而在如何打造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彭松提出要建设领先的“运力”设施,用更领先的5.5G、F5.5G、Net5.5G为代表的技术构建千亿物联,万兆体验的网络能力;打造坚实的“算力”设施,在通用计算、人工智能计算等多样性计算领域不断突破;构筑可靠的“存力”设施,让数据存得下、跑得快、用得好。

多领域协同发展,积极建设完善且先进的ICT基础设施,就是打通通往数字未来的横向之路。这条通道是公共性、社会性的,只有存、算、网等关键领域不存在短板,创新主体可以便捷、高效获取基础设施支持,才能在此基础上全力创新,加快人类抵达数字未来的步伐。

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伟大的信息化创新,都来自所谓的“车库文化”。年轻的开发者仅仅在车库中就完成了开发创造,成为时代美谈。但换一个角度看,“车库开发者”的崛起,来自于这些少年可以在驾车抵达的半径,采购到所需要的各种硬件,便捷获取各种知识与信息。换言之,是先有足够先进且充沛的基础设施,后有开发者们的神奇创造。

在今天,新一代ICT基础设施正在逐渐成型,为新的创新者、创造者构建更多可能性。

比如说,网络被誉为一切数字化创造的先锋。在今天,从XR设备到产业智能化升级,都在期待下行10Gbps和上行1Gbps的网络能力,而这已经超越了5G网络的覆盖范畴。于是,5.5G应时而生,成为5G演进必然的下一跳。

在网络体验上,5.5G带来了“下行万兆+上行千兆+确定性体验”为代表的新能力,从而将带来从建网、用网,再到网络与产业结合的全面升级,从而加速各行业实现全场景、全流程、全要素的广泛联接。

伴随着各个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业务上云、系统上云成为了产业首选,并且云计算被誉为企业与AI技术之间的最短路径,是各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的核心引擎。面向这一责任,华为云不断推出更多服务,将数据管理、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等能力充分集成在云端,从而成为行业数字化发展的使能器。

在存储领域,全球处在数据洪潮下存力升级的关键时期,从机械存储替换为全闪存,正在构成存储升级的大势所趋。与此同时,为应对海量数据到来与非结构化数据增长,分布式存储、数据湖等领域涌现出了新的需求。华为同样也正在存储领域发力,提供适配智能化的存力升级。

通过社会化、先进性的ICT基础设施建设,千行百业都可以获得有效的数字化能力支持,从而加速迈向数字未来。

在一纵一横两条路的打通下,数字未来正在从朦胧、遥远的景观,变成激动人心、近在咫尺的机遇。诞生于存力、运力、算力之上的“智能之力”,会变成一把打开数字未来,打开人类又一次长期繁荣的钥匙。

曾经,我们利用笨重、庞大的机器,才能完成一次简单计算。但这种封闭系统中的探索,点燃了信息化、数字化星火,点亮了ICT的光芒。

未来,我们会利用足够先进的ICT基础设施,探索已知之外的无限智能。

这期间横亘百年的披星戴月,就是人类的又一次“破茧”。

数字数字化时刻智能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