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库 / 电路图
自动应答留言对讲式语音门铃电路及原理分析
2023-09-18 22:14:00
自动应答留言对讲式语音门铃原理分析
1、采用音控式电路,使门铃在平时耗电少,而在工作时又保证门铃声音宏亮、清晰。
工作原理(见下图)。它由对讲式门铃电路、音控式音频功放电路、自动应答留音控制电路及留言录音电路等组成。其中对讲式门铃电路由内储“叮咚,您好,请开门”的BF-121型语音片和内储“欢迎光临”的KD5603型语音片及由BG2等组成的留言信号放大电路组成。音控式音频功放电路由光电耦合器IC6、六与非门集成电路IC5、继电器J1、音频功放集成电路等组成。自动应答留音控制电路由光电耦合器IC7、六与非门集成电路IC5、继电器J2、J3及内储“您好,主人不在请简短留言”的KD56072型语音片IC2等组成。留言录音电路由继电器J2的触点J2-1、电源插座CZ1组成的录音机电源控制电路及由C10、C11、CT1等组成的拾音头组成。
当门铃未触发时,在R5、R9上均无压降,光电耦合器IC6、IC7不工作,此时R14、R17分别给IC5的与非门①、④输入端提供了高电位,导致与非门③、⑥输出均为低电平,BG5、BG6均截止,继电器J1、J2、J3不工作,门铃处于守侯状态。
当门铃按钮AN1被触发时,则IC1工作,此时在电阻R5上约有3V压降产生,使光电耦合器IC6的光电管D6也导通,电容C12被快速充电,从而使与非门②输入跳变为高电平,其输出跳变为低电平,导致与非门③输出跳变为高电平,使BG5饱和导通,继电器J1工作,其触点J1-1接通IC4电源,这样语音片IC1内储的“叮咚,您好,请开门”的语音信号经C1耦合,IC4放大后发出。继电器J1工作后,其触点J1-3将语音片IC2预触发导通“触点J1-2又使与非门④输入端跳变为低电平,其输出跳变为高电平,该高电平经R18开始向C13充电。此时由于R15、C12的延时作用,来访者只要在8秒内再次按动门铃按钮AN1,继电器J1将会一直工作,从而也使电容C13被继续充电,经大约25秒钟后,C13上的电压将使与非门⑤输出低电平,导致与非门⑥输出高电平,使BG6饱和导通,继电器J2工作,其触点J2-2接通又使继电器J3工作。触点J3-1将语音片IC2电源接通,此时其内储语音信号经IC4放大后发出。当触点J2-1已接通录音机电源,留言者的语音信号经BG2放大,C3耦合及IC4放大,经CT1后被录音。触点J3-2保证在来访者留言时间内功放集成电路IC4继续工作。当语音片IC2工作时,由于在R9上有约3V压降产生,所以光电耦合器IC7的光电管D7被导通,IC7导通,电容C13又被快速充电,保证继电器J2有足够的时间导通。但当IC2停止工作后,IC7也截止,此时电容C13开始经R18放电,经放电约30秒后,又使与非门⑤输出为高电平,导致与非门⑥输出为低电平,继电器J2、J3均停止工作,本门铃恢复为等候状态。
自动应答留言对讲式语音门铃电路
2、功能多。一是当主人外出,本门铃在被呼叫约20多秒钟后,能发出“您好,主人不在请简短留言”的应答声,同时自动录音。二是当主人在家但需来访者等候片刻只需按一下应答按钮,本门铃即会发出“欢迎光临”的语音声。
最新内容
手机 |
相关内容
微软Ignite 2023技术大会:人工智能
微软Ignite 2023技术大会:人工智能转型,技术驱动变革,人工智能,趋势,智能,数据隐私,企业,解决方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工信部:聚焦人形机器人专用传感器
工信部:聚焦人形机器人专用传感器 突破视、听、力、嗅等高精度传感关键技术,传感器,突破,人形机器人,专用,精度,工信部,人形机器人是语音合成芯片与电子血压计的应用探
语音合成芯片与电子血压计的应用探索,芯片,语音合成,健康管理,智能语音,数据,用户,语音合成芯片和电子血压计是现代科技领域的两个语音芯片故障的原因简述
语音芯片故障的原因简述,原因,故障,芯片,语音,温度,确保,TS5A3157DCKR语音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用于处理和识别语音信号。通常由数字Andes晶心科技与普林芯驰联手打造
Andes晶心科技与普林芯驰联手打造高新性端侧AI音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能力,音频处理,用户,语音,Andes晶心科技是一家总部位于台湾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客服领域的应用
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客服领域的应用与挑战,客服,智能,语音识别,模型,文本,系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客服系统在许多企业支撑高端芯片研发,合见工软进军国产
支撑高端芯片研发,合见工软进军国产EDA全流程,软进,研发,芯片,布局,中国,垄断,合见工软(HuaJian Microelectronics)是一家专注于EDA(Ele基于单片金纳米线逻辑电路的多功能
基于单片金纳米线逻辑电路的多功能智能可穿戴设备开发,智能,可穿戴设备,逻辑电路,健康,分享,监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设备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