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行业

芯片产业向“光”而行,引领未来半导体领域

2023-06-08 00:03:00

芯片产业向“光”而行,引领未来半导体领域

今天,中国的真正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恰好我国的芯片研究相对滞后。西方人把它作为中国技术封锁的把柄。每个国家都离不开光刻机来研究芯片,但美国甚至与台积电合作。事实上,这一举动确实打击了我们的精品行业,甚至进入了一个黑暗时期。光刻机制造芯片确实不是中国量子技术开发的,但现在已经开发出来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科学家将全部注意力转向量子技术BF259,这是我国的顶级技术。2008年,英国首次推出集成光量子芯片。与传统量子芯片相比,光量子芯片具有明显的优势。

芯片产业向“光”而行

一般来说,在传统的电子芯片中,数据传输的载体是电子的,而在光芯片中,数据传输的载体变成了光子。与电子芯片相比,光子芯片具有高速平行、功耗低的优点。其计算速度和传输速率是电子芯片的1000倍,而功耗仅为电子芯片的90000分之一。

1965年,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了摩尔定律,预测芯片的晶体管密度将每18到24个月翻一番。摩尔定律不仅成为计算机处理器的制造标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科技产业发展的预测。然而,在硅基电子芯片发展几十年后,其承载能力已接近物理理论的极限。光子芯片的出现被认为是突破摩尔定律的重要途径之一。

芯片行业的一位资深从业人员表示,当电子通过晶体管等传统的集成电路元件时,它会遇到阻力并产生热量。随着设计在芯片中添加更多的元素,热量自然会增加。电子功能甚至成为微芯片性能提高的障碍,也是计算机能耗高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光子芯片没有电阻问题,因此它们产生的热量更少,能耗更低,计算速度更快。

目前,中国在光子芯片方面的技术突破可以说远远领先于欧美国家。就连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光子芯片的成功突破将使中国在未来10年内获胜,也可以成功告别其他企业“卡脖子”突破技术垄断,引领未来半导体领域。

随着中国科技的新突破,美国的芯片封锁逐渐变成了空谈,最终使中国的半导体迎来了逆风的机会。美国无疑是一种自我痛苦的行为,但我不得不说,美国的脸皮真的很厚。看到中国光学量子芯片技术的进步,它建议中国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是真正的厚颜无耻。


产业芯片摩尔定律载体热量中国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