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堆栈与AI,工业图像传感器智能化的两大奇招
2023-04-13 10:02:00
在工业机器视觉系统中,最为常见的视觉传感器件莫过于图像传感器了,无论是工业检测、扫码还是机器人中都有用到。然而在手机图像传感器上,我们看到了对高像素、大尺寸的趋向,而在汽车图像传感器上,我们也都知道追求的是高动态范围、LFM以及安全可靠性等特性。那么在以上那些主流的工业场景中,图像传感器又存在哪些要求呢?
图像传感器在工业视觉系统中的要求
在接受电子发烧友网的采访时,安森美智能感知部工业及消费应用大中华区市场经理陶志指出了工业图像传感器的几大常见指标。比如在PCBA检测、半导体晶圆检测以及太阳能面板光伏检测中,都需要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尽可能检测更大面积的线路板,从而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这些要求转换到图像传感器上,就成了更大的分辨率。
就拿显示面板来说,随着8K时代和OLED、MiniLED等技术的出现,对用于面板检测的图像传感器也提出了更高的精度要求,将像素与像素之间的发光强度和色彩均匀度全部检测出来。陶志解释道,过去检测LED面板的1颗像素,对应需要图像传感器上的9颗像素(3x3),而OLED面板则需要16颗(4x4)乃至25颗(5x5)像素,所以像素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从过去的3000万像素,提高到现在上亿的像素。
还有的工业相机需要在高速流水线上完成抓拍,快速读取数据传输给上位机,同时也要预留一定的时间给算法软件去分析和判断,所以要求短曝光和高帧率,这也就是全局快门的图像传感器在工业领域中越来越常见的原因。
同时,不少工业检测已经不再局限在可见光波段,越来越多的工业图像传感器开始专为近红外(NIR)波段进行优化,比如在成分分析以及运动轨迹的抓拍中,都有这个需求,因此不少传感器厂商都相继推出了加强NIR波段下量子效率的产品。
工业机器视觉上不可或缺的AI技术
不过以上更像是对工业图像传感器的基本要求,不少厂商也都通过不断发布的新品做出了解读,反倒是在一些新兴技术上,成了各家追求差异化的方向,比如AI。AI在工业领域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借助算法来推动机器视觉的精度、效率,从而改善图像传感器的图像质量,或是抑制噪声,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更何况随着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将AI计算集成到传感器上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陶志表示:“随着AI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也会大量运用在工业场景中,图像传感器作为机器之眼,更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元素。如今,AI已用于60%以上的计算机视觉应用程序中,而AI在制造应用程序中的增长已超过50%年复合增长率。用于成像的AI决策已从云过渡到边缘,再迁移到与成像系统本身相邻或并入其中的计算机系统。”
而且图像传感器并不需要参与AI计算的全部过程,训练环节依然可以保留在GPU或者云端,而图像传感器只需要负责一些决策相关的预处理,比如在传感器上集成用于图像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层。不过AI运算本身需要大量的图像数据,所以安森美的工作就是在维持采集图像质量稳定的同时,尽可能去减少噪声,并在传感器中集成更多的优化算法方便使用者开发。
堆栈一定是未来传感器的趋势
而要想实现AI计算的集成,自然就离不开堆栈这一工艺技术。手机图像传感器由于出货量大且利润率高等原因,常常成为各大CMOS厂商先进技术的试验田,比如堆栈、片上HDR等等,如今工业图像传感器也不例外。但伴随着图像传感器的用途不再是感知这么简单,如今不少处理与计算也要在传感器内部完成,所以才需要用到多层堆叠的堆栈技术。
堆栈图像传感器示意图 / 安森美
以安森美不久前发布的AR0822为例,就采用了背照式堆栈技术,在其内部嵌入了HDR功能的合成算法,从而以更低的系统功耗、带宽和成本实现120dB的高动态范围。除此之外,AR0822还通过智能线性化和曝光组合,对运动与闪烁的光源进行补偿,从而实现卓越的图像质量。
而且堆叠式图像传感器的各个晶圆层不一定非得选择同一个工艺打造,比如数字逻辑层可以选择更加先进的工艺,从而集成更多的处理单元和功能,将整个传感器打造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器件。如此就能降低对后端处理器的性能需求,简化整个相机系统。陶志认为,工业智能化的发展一定是需要这样的堆栈式工艺加持的。
与其他工业传感器的定位差异
正如汽车上图像传感器与激光雷达之争一样,在工业领域也不例外。对拥有工业图像传感器产品线,同时也为工业激光雷达提供SiPM、SPAD方案的安森美来说,应该对这两者在工业场景中的定位最熟悉不过了。
对于3D相机而言,安森美有各种图像传感器做双目和结构光配置来获得3维数据,也有配合激光实现的dToF解决方案来满足远距离的应用需求。据陶志透露,阿汉峨眉也会在今年陆续推出智能iToF的解决方案,结合背照式全局快门的像元技术,满足短距离应用需求。
她也提到,不同的应用会因为精度和距离环境的不同,去选择对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工业测量中往往精度要求比较高,通常在μm级,检测距离相对较小,所以选择图像传感器的方案比较多;而在生物识别或者大场所环境的应用中检测距离从10cm到1m、2m乃至更远,精度没那么高,所以dToF方案会是更好的选择。
审核编辑 :李倩
最新内容
- Efuse是什么?聊聊芯片级的eFuse
- 英飞凌推出XENSIV胎压传感器,满足智能胎压监测系统的需
- FPGA学习笔记:逻辑单元的基本结构
- 创造多样信号的万能工具: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
- 位移传感器结构类型及工作原理与应用
- 开关电源供应器的功能、应用场景以及重要性
- 重庆东微电子推出高性能抗射频干扰MEMS硅麦放大器芯片
- 拒绝一次性芯片,新技术:无线升级芯片
- 芯片迈向系统化时代:EDA软件的创新之路
- 智能安全帽功能-EIS智能防抖摄像头4G定位生命体征监测
- 卫星应用受关注,GNSS导航芯片/模块发展加速
- AI边缘智能分析设备:智慧食堂明厨亮灶的智能化应用
- 美光低功耗内存解决方案助力高通第二代骁龙XR2平台
- 浅谈芯片常用的解密器
- 电路板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影响着机器人赛道的发展前景
- 直播回顾 |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及功率半导体器件测试
- 写flash芯片时为什么需要先擦除?
- DigiKey 凭借品牌更新荣获四项 MarCom 大奖
- 高精度3D视觉技术,助力工业机器人实现汽车零部件高效上
- 不只是芯片 看看传感器技术我们离世界顶级有多远
- 加特兰毫米波雷达SoC芯片赋能室内安防新应用
- 所有遥不可及,终因AI触手可及
- 一种基于聚合物的化学电阻式传感器使患者检测更容易
- MTK天玑9300重磅发布:全大核时代到来,330亿参数AI大模型
- 如何测量温度传感器的好坏?
- ACCEL光电芯片,性能超GPU千倍,新一代计算架构将更早来临
- 如何利用示波器快速测量幅频特性?有何注意事项?
- 射频连接器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 STC15W芯片A/D、D/A转换的简单使用
- 群芯微车规级认证的光电耦合器备受电池BMS和电驱电控
- 芯朋微:服务器配套系列芯片已通过客户验证 可应用于AI
- 新能源高压连接器高压互锁(HVIL)功能详解
- FPGA和AI芯片算哪一类?芯片的不同分类方式
- MPS全系列电机驱动产品,助力新能源汽车实现更好的智能
- 基于穿隧磁阻效应(TMR)的车规级电流传感器
- 豪威发布新款 4K 分辨率图像传感器,适用于安防摄像头
- 苹果发布M3系列新款MacBook Pro/iMac:业界首批PC 3nm芯
- 硅谷:设计师利用生成式 AI 辅助芯片设计
- 电容式触摸按键屏中应用的高性能触摸芯片
- DigiKey 推出《超越医疗科技》视频系列的第一季

手机 |
相关内容
半导体主控技术:驱动自动驾驶革命的
半导体主控技术:驱动自动驾驶革命的引擎,自动驾驶,交通,自动驾驶系统,数据,车辆,自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为现实加特兰毫米波雷达SoC芯片赋能室内
加特兰毫米波雷达SoC芯片赋能室内安防新应用,毫米波雷达,芯片,用于,稳定性,目标,感知,室内安防是一个重要的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苹果即将推出Mac系列新品,或搭载3nm
苹果即将推出Mac系列新品,或搭载3nm M3芯片,芯片,搭载,推出,全新,市场,研发,近日,有关苹果即将推出新一代Mac系列产品的消息引起了广英特尔不应该担心英伟达Arm架构的P
英特尔不应该担心英伟达Arm架构的PC芯片?恰恰相反,芯片,英伟达,英特尔,调整,研发,推出,英特尔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主要以群芯微车规级认证的光电耦合器备受
群芯微车规级认证的光电耦合器备受电池BMS和电驱电控市场青睐,电驱,市场,耦合器,微车,认证,测量,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电池管可穿戴传感器能够实现准确的实时检
可穿戴传感器能够实现准确的实时检测,检测,实时,传感器,可穿戴,高精度,数据传输,可穿戴传感器(Wearable Sensors)是一种集成在人体上全极性霍尔芯片LM224DR2G可实现共
全极性霍尔芯片LM224DR2G可实现共享充电宝中位置检测功能,位置,检测,充电,宝中,芯片,输出,全极性霍尔芯片LM224DR2G是一种用于位置ACCEL光电芯片,性能超GPU千倍,新一代
ACCEL光电芯片,性能超GPU千倍,新一代计算架构将更早来临,性能,新一代,计算,芯片,超过,处理速度,ACCEL光电芯片是一种新型的IRFB3207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