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俄罗斯自研CPU Elbrus真的可堪大用吗?
2022-08-31 09:19:00
半导体作为俄罗斯较为落后的产业,虽然无论是在设计和制造上都没能跟上现代化的进度,但这并不代表俄罗斯自己放弃了尝试。以我们上次提到的Baikal-M芯片为例,这就是俄罗斯打算走出这一困境的诸多尝试之一。事实上,除了Baikal外,还有Elbrus这一更早的处理器系列。
Elbrus由莫斯科SPARC技术中心(MCST)自主研发,与Baikal采取的Arm CISC架构不同,Elbrus选了自研的VLIW架构,也就是超长指令字架构。Elbrus 8C是2014年推出的一款8核处理器,频率为1300MHz,算力可达250GFlops。而基于台积电28nm工艺的Elbrus 8C,也是首个进入民用市场的俄罗斯自研八核处理器。
自研处理器进入民用市场
就拿我们报道过的俄罗斯自研笔记本的开发商Bitblaze来说,他们早已经推出了基于Elbrus-8C的工作站主机Oberon 100L/S和Oberon EM。这些工作站机器均配备了一个Elbrus-8C CPU,但GPU、内存和存储的配置有所差距,比如Oberon 100L/S选用了AMD的Radeon R5 230,而Oberon EM选择了AMD Radeon RX 550。

Oberon 100L主板 / Bitblaze
至于为何这些工作站机器都选择了AMD的Radeon显卡作为GPU,这是因为AMD在Linux开源驱动这块做得比较好,英伟达的开源nouveau驱动在这方面还是不够积极。虽然就显卡型号而言,无论是Oberon 100L/S的Radeon R5 230还是Radeon RX 550在现在看来都有些过时了。但好在这些工作站机器本质上和组装机差别不算太大,GPU、存储等配置都有升级的空间。
虽然Elbrus 8C于2014年公布,2016年开始量产,但真要说出现相关的测试结果,还是从这两年开始,这应该也是因为Oberon 这类民用产品的功劳。至于基于台积电16nm工艺的16核CPU Elbrus 16C,2020年才开始流片,量产的原计划也是从今年开始,所以情报更加少。那么作为一款2014到2016年期间的CPU来说,Elbrus-8C究竟性能如何呢?结合去年的新闻,基于Elbrus-8C的服务器未能通过俄罗斯银行Sber的性能评估测试,服务器级别的产品性能不佳,说不定这类民用产品的性能可观呢?
Elbrus-8C实际性能究竟如何?
俄罗斯的一名程序员MW在今年从Bitblaze那拿到了一台Oberon 100L机器,并开展了一系列测试。他拿到的这台机器配置了一块Elbrus 8C CPU,AMD的Radeon RX 580 GPU,两个美光的256GB固态硬盘,以及32GB的内存(4个DDR3-1600模块)。这台机器运行在Alt Linux下,而MW选择了在第二个固态硬盘中选择了安装MCST基于Debian开发Linux系统OSL,以此来对比不同的Linux环境下的性能差异。
首先依然是浏览器性能的测试,Elbrus 8C分别在Alt Linux 10和OSL 7.1版本下进行测试,测试浏览器为火狐浏览器,Octane 2.0下的两者跑分分别为2169和2116,安兔兔HTML5测试下的跑分分别为8479和8394。为了对这个跑分结果有一个更强的对比感知,MW拿了他自己的小米笔记本Pro GTX来进行比较,这台笔记本配置的是英特尔17年推出的i7 8550U CPU,一款四核移动低压处理器,基于英特尔的14nm工艺。对比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i7 8550U这颗CPU在各个测试中都远远超过了Elbrus 8C,在Octane 2.0测试中,甚至超出了后者十多倍。与此同时,在测试CPU性能的各种工具和手段中,游戏性能也是最直观的一种体现。而MW也开始选择Linux下可以原生运行的游戏进行测试,甚至进行了一些移植工作来测试这些游戏。

最后,MW甚至在这台机器上测试了在俄罗斯同样大火的中国游戏《原神》,但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平均帧率只有12FFPS,最高也只能勉强达到18FPS。要知道虽然RX580已经是一张5年前发布的GPU,但应付《原神》这样的游戏在1080p下达到60FPS还是绰绰有余的,可见性能瓶颈明显是出现在了CPU上。不过,毕竟《原神》这样的游戏也并没有在Linux上发行,考虑到转移和移植方面造成的性能损失,有如此糟糕的表现也不例外。可见哪怕在优秀的第三方GPU加持下,Elbrus 8C也无法胜任这类图形负载密集的任务。
被制裁后的迷茫
在被制裁后,俄罗斯本土的半导体行业已经陷入了一个难以打破的困境。Elbrus 8C、Elbrus 16C等处理器就基本已经与台积电代工说再见了,因为这些处理器恰好在美国等国家的制裁范围内,在一系列的出口管制中,台积电也暂停了与MCST的生产合同。
不过看起来俄罗斯并不打算就此放弃这一系列芯片的生产制造,在俄罗斯本土的晶圆厂发展起来之前,如果俄罗斯能找到不参与制裁的第三方晶圆代工厂,还是有机会继续生产该芯片的,只需重新进行物理设计即可。
俄罗斯虽然也倾向于将其交给中芯国际来生产,不过中芯国际已经在7月正式澄清从来没有俄罗斯客户,可以预见,MCST的下一步并不好走,而他们手头的Elbrus 16C库存也绝对不多。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的话,俄罗斯政府是否愿意继续投入拿不出手的芯片设计呢?
Elbrus由莫斯科SPARC技术中心(MCST)自主研发,与Baikal采取的Arm CISC架构不同,Elbrus选了自研的VLIW架构,也就是超长指令字架构。Elbrus 8C是2014年推出的一款8核处理器,频率为1300MHz,算力可达250GFlops。而基于台积电28nm工艺的Elbrus 8C,也是首个进入民用市场的俄罗斯自研八核处理器。
自研处理器进入民用市场
就拿我们报道过的俄罗斯自研笔记本的开发商Bitblaze来说,他们早已经推出了基于Elbrus-8C的工作站主机Oberon 100L/S和Oberon EM。这些工作站机器均配备了一个Elbrus-8C CPU,但GPU、内存和存储的配置有所差距,比如Oberon 100L/S选用了AMD的Radeon R5 230,而Oberon EM选择了AMD Radeon RX 550。

Oberon 100L主板 / Bitblaze
至于为何这些工作站机器都选择了AMD的Radeon显卡作为GPU,这是因为AMD在Linux开源驱动这块做得比较好,英伟达的开源nouveau驱动在这方面还是不够积极。虽然就显卡型号而言,无论是Oberon 100L/S的Radeon R5 230还是Radeon RX 550在现在看来都有些过时了。但好在这些工作站机器本质上和组装机差别不算太大,GPU、存储等配置都有升级的空间。
虽然Elbrus 8C于2014年公布,2016年开始量产,但真要说出现相关的测试结果,还是从这两年开始,这应该也是因为Oberon 这类民用产品的功劳。至于基于台积电16nm工艺的16核CPU Elbrus 16C,2020年才开始流片,量产的原计划也是从今年开始,所以情报更加少。那么作为一款2014到2016年期间的CPU来说,Elbrus-8C究竟性能如何呢?结合去年的新闻,基于Elbrus-8C的服务器未能通过俄罗斯银行Sber的性能评估测试,服务器级别的产品性能不佳,说不定这类民用产品的性能可观呢?
Elbrus-8C实际性能究竟如何?
俄罗斯的一名程序员MW在今年从Bitblaze那拿到了一台Oberon 100L机器,并开展了一系列测试。他拿到的这台机器配置了一块Elbrus 8C CPU,AMD的Radeon RX 580 GPU,两个美光的256GB固态硬盘,以及32GB的内存(4个DDR3-1600模块)。这台机器运行在Alt Linux下,而MW选择了在第二个固态硬盘中选择了安装MCST基于Debian开发Linux系统OSL,以此来对比不同的Linux环境下的性能差异。
首先依然是浏览器性能的测试,Elbrus 8C分别在Alt Linux 10和OSL 7.1版本下进行测试,测试浏览器为火狐浏览器,Octane 2.0下的两者跑分分别为2169和2116,安兔兔HTML5测试下的跑分分别为8479和8394。为了对这个跑分结果有一个更强的对比感知,MW拿了他自己的小米笔记本Pro GTX来进行比较,这台笔记本配置的是英特尔17年推出的i7 8550U CPU,一款四核移动低压处理器,基于英特尔的14nm工艺。对比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i7 8550U这颗CPU在各个测试中都远远超过了Elbrus 8C,在Octane 2.0测试中,甚至超出了后者十多倍。与此同时,在测试CPU性能的各种工具和手段中,游戏性能也是最直观的一种体现。而MW也开始选择Linux下可以原生运行的游戏进行测试,甚至进行了一些移植工作来测试这些游戏。

最后,MW甚至在这台机器上测试了在俄罗斯同样大火的中国游戏《原神》,但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平均帧率只有12FFPS,最高也只能勉强达到18FPS。要知道虽然RX580已经是一张5年前发布的GPU,但应付《原神》这样的游戏在1080p下达到60FPS还是绰绰有余的,可见性能瓶颈明显是出现在了CPU上。不过,毕竟《原神》这样的游戏也并没有在Linux上发行,考虑到转移和移植方面造成的性能损失,有如此糟糕的表现也不例外。可见哪怕在优秀的第三方GPU加持下,Elbrus 8C也无法胜任这类图形负载密集的任务。
被制裁后的迷茫
在被制裁后,俄罗斯本土的半导体行业已经陷入了一个难以打破的困境。Elbrus 8C、Elbrus 16C等处理器就基本已经与台积电代工说再见了,因为这些处理器恰好在美国等国家的制裁范围内,在一系列的出口管制中,台积电也暂停了与MCST的生产合同。
不过看起来俄罗斯并不打算就此放弃这一系列芯片的生产制造,在俄罗斯本土的晶圆厂发展起来之前,如果俄罗斯能找到不参与制裁的第三方晶圆代工厂,还是有机会继续生产该芯片的,只需重新进行物理设计即可。
俄罗斯虽然也倾向于将其交给中芯国际来生产,不过中芯国际已经在7月正式澄清从来没有俄罗斯客户,可以预见,MCST的下一步并不好走,而他们手头的Elbrus 16C库存也绝对不多。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的话,俄罗斯政府是否愿意继续投入拿不出手的芯片设计呢?
最新内容
- Efuse是什么?聊聊芯片级的eFuse
- 英飞凌推出XENSIV胎压传感器,满足智能胎压监测系统的需
- FPGA学习笔记:逻辑单元的基本结构
- 创造多样信号的万能工具: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
- 位移传感器结构类型及工作原理与应用
- 开关电源供应器的功能、应用场景以及重要性
- 重庆东微电子推出高性能抗射频干扰MEMS硅麦放大器芯片
- 拒绝一次性芯片,新技术:无线升级芯片
- 芯片迈向系统化时代:EDA软件的创新之路
- 智能安全帽功能-EIS智能防抖摄像头4G定位生命体征监测
- 卫星应用受关注,GNSS导航芯片/模块发展加速
- AI边缘智能分析设备:智慧食堂明厨亮灶的智能化应用
- 美光低功耗内存解决方案助力高通第二代骁龙XR2平台
- 浅谈芯片常用的解密器
- 电路板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影响着机器人赛道的发展前景
- 直播回顾 |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及功率半导体器件测试
- 写flash芯片时为什么需要先擦除?
- DigiKey 凭借品牌更新荣获四项 MarCom 大奖
- 高精度3D视觉技术,助力工业机器人实现汽车零部件高效上
- 不只是芯片 看看传感器技术我们离世界顶级有多远
- 加特兰毫米波雷达SoC芯片赋能室内安防新应用
- 所有遥不可及,终因AI触手可及
- 一种基于聚合物的化学电阻式传感器使患者检测更容易
- MTK天玑9300重磅发布:全大核时代到来,330亿参数AI大模型
- 如何测量温度传感器的好坏?
- ACCEL光电芯片,性能超GPU千倍,新一代计算架构将更早来临
- 如何利用示波器快速测量幅频特性?有何注意事项?
- 射频连接器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 STC15W芯片A/D、D/A转换的简单使用
- 群芯微车规级认证的光电耦合器备受电池BMS和电驱电控
- 芯朋微:服务器配套系列芯片已通过客户验证 可应用于AI
- 新能源高压连接器高压互锁(HVIL)功能详解
- FPGA和AI芯片算哪一类?芯片的不同分类方式
- MPS全系列电机驱动产品,助力新能源汽车实现更好的智能
- 基于穿隧磁阻效应(TMR)的车规级电流传感器
- 豪威发布新款 4K 分辨率图像传感器,适用于安防摄像头
- 苹果发布M3系列新款MacBook Pro/iMac:业界首批PC 3nm芯
- 硅谷:设计师利用生成式 AI 辅助芯片设计
- 电容式触摸按键屏中应用的高性能触摸芯片
- DigiKey 推出《超越医疗科技》视频系列的第一季

手机 |
相关内容
重庆东微电子推出高性能抗射频干扰
重庆东微电子推出高性能抗射频干扰MEMS硅麦放大器芯片,芯片,推出,算法,抑制,音频,信号,重庆东微电子有限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高性能写flash芯片时为什么需要先擦除?
写flash芯片时为什么需要先擦除?,擦除,芯片,充电,初始状态,存储单元,数据,Flash芯片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用于存储数据并实现固DigiKey 推出《超越医疗科技》视频
DigiKey 推出《超越医疗科技》视频系列的第一季,推出,医疗科技,健康,需求,产品,诊断,全球供应品类丰富、发货快速的现货技术元器件华为公开半导体芯片专利:可提高三维
华为公开半导体芯片专利:可提高三维存储器的存储密度,专利,存储密度,存储器,芯片,存储单元,调整,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新一代8通道脑电采集芯片研制成功,
新一代8通道脑电采集芯片研制成功,铠侠与西部数据已中止合并谈判,合并,芯片,脑电,新一代,通道,产品,近日,一项重要的科技突破在全球范加特兰毫米波雷达SoC芯片赋能室内
加特兰毫米波雷达SoC芯片赋能室内安防新应用,毫米波雷达,芯片,用于,稳定性,目标,感知,室内安防是一个重要的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电容式触摸按键屏中应用的高性能触
电容式触摸按键屏中应用的高性能触摸芯片,芯片,位置,触摸屏,能力,响应,用户,电容式触摸按键屏(Capacitive Touch Key Screen)是一种常台积电1.4nm,有了新进展
台积电1.4nm,有了新进展,台积电,行业,需求,竞争力,支持,芯片,近日,台积电(TSMC)宣布将探索1.4纳米技术,这是一项令人振奋的举措,将有望为E